星期日, 6月 28, 2009

090530 台北霞海城隍文化季 – 群獅匯演 (上)

端午節前後的宗教活動其實還不少,繼前天的中港洗港祭江後,台北三大祭典之一的霞海城隍祭典也要展開了。其實最想看的是「暗訪」,但可惜不是假日,所以不太方便,而正式祭典的時候,又剛好有事,所以只能趁著連假來看台北市文化局辦的台北霞海城隍文化季的開幕活動-群獅匯演。

整個活動其實辦的很不錯,總共邀請了十團的獅團的來表演,每團都各具特色,再加上台東大學體育系的吳騰達教授的詳細解說,真的是獲益匪淺,讓我們對舞獅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說到舞獅,其起源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據吳騰達教授的說明,林衡道老師是認為是從漢順帝時開始的:一開始中原地區是沒有獅子的,但漢順帝時西域進貢了二頭獅子給漢朝,但一不小心養在宮中的獅子其中一頭死了,可是隔年西域的人還要再來看看獅子如何,所以漢順帝叫群臣想辦法。眾臣無法可想,於是照樣刻了一個獅頭,然後趁著皇帝與西域特使酒酣耳熱之際,叫人拿著刻出來的獅頭出來舞弄,這就是最早的舞獅起源。後來舞獅由宮庭傳至軍隊,再傳至民間。

雖然我是覺的這只是一個傳說,因為再怎裝,人扮的獅子很難騙的過人吧,當然也許西域特使是因為政治考量而不揭穿吧!不過,的確中原是沒有獅子的,而我認為,獅子做為佛教瑞獸,應該的確是隨著佛教在漢代傳入中國的。而且有些資料顯示,做為第一個大一統且強盛的朝代,許多西域紛紛進貢漢朝,其中就包括了馴獅郎與獅子,所以一開始可能是真獅子的表演,也許類似現在的馬戲團。而後來,可能獅子難得,而轉變為人扮獅的舞獅,再加上佛教的傳入,更增加其宗教上的意義。

不管舞獅是否真為漢代,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到了唐代,舞獅已經是一個確定存在的活動(或儀式)。《舊唐書‧音樂志》:『太平樂、後周武帝時造亦謂五方獅子舞,獅子獸出於西南夷天竺獅子國,綴毛為獅,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馴獸之容,二人持繩秉拂為習弄狀,五獅子各立其方位,百四十人歌太平,舞以足持繩者,服飾作崑崙像』,這『五方獅子舞』就類似於今日的舞獅。

而舞獅到了清代更為蓬勃,因為清朝為了怕人民造反,而頒佈了所謂的禁武令,但辦法是人想法出來的,各莊團練就假借練習舞獅的名義,私下偷武,這也是為什麼那多獅團都有練武的原因。

而目前在台灣的舞獅,依造型可分為四種:1) 北方獅,這裡的北方是指長江以北,以北京獅為代表;2) 醒獅,也就是廣東獅;3)開口獅,多見於台灣北部,特徵就是嘴巴可以開合;4) 閉口獅,多見於台灣南部,特徵就是嘴巴不能開合,整個獅頭是一體的。

說了那麼多,現在一團一團慢慢欣賞囉!(但底下的順序沒有照出場順序,是隨我的意思排的)

鴻勝醒獅團 - 步步高昇

鴻勝團擅長的是廣東獅-醒獅,還曾得過薪傳獎,也常出國表演。

至於廣東獅,本來是被做「瑞獅」,但民國十七年,濟南發生五三慘案,全國發起一股反英、反日的熱潮,這時在廣東也有大學生的遊行,六月廿三這天,英派駐廣州的印度人,殺死遊行的學生,引起全體廣東人的抗議。後因「瑞」與「睡」在廣東語中發音相同,故提出了一口號:「無睡獅、瑞獅醒覺」,之後就將瑞獅改名為「醒獅」,代表廣東人已覺醒,希望中國人再也不受外國人的欺侮。

而在醒獅中,據吳教授的說明,又可依造型分為佛山獅與鶴山獅,但在台灣以佛山獅居多,但更多的是兩者混用。另外,吳教授亦說明,醒獅中最難的動作就是梅花椿,這是從採青演變而來的,而梅花椿的這個部份早期是馬來西亞或新加坡的華人社會研究比較多,後來才傳進台灣的。

說了這麼多,趕快來看表演。第一段是空手,假裝手上有獅頭,好讓大家看清楚他們的動作,不然一般舞獅中,細部動作都因為獅頭的覆蓋而看不見。


第二段,從空手,進而戴上獅頭。


第三段,最好看的上椿動作,也是最危險的動作,是經過無數次練習才換來的。

 451

(圖片說明:左上是醒獅的獅頭,和別的獅頭不太一樣的是頭上會有一個角;右上,在椿上跳躍;左下,掛在椿上,是突然躍下後直接掛在椿上,高難度動作;右下,上肩)
附上鴻勝醒獅團的網址:http://www.hsldt.com.tw/,不過資料其實不多。

嘉義中埔客家獅鼓團

愧為客家人,在這之前,我真的不知道還有客家獅,這種特有的舞獅。

客家獅是開口獅的一種,起源於大陸,到台灣之後因生活環境的改變,獅頭的形狀與大陸原鄉有所不同,獅頭主要顏色分為黃色、青色兩種顏色。客家獅頭以木板做 成,形狀像個四方形的方盒,獅嘴的特色是可以開合、取物,故又有「盒仔獅」之稱,因獅鼻酷似豬鼻,也叫做「豬獅」或「豬鼻獅」。早期是在桃園、新竹一帶的客家人舞弄的開嘴獅,其主要功能以熱鬧場面為主,在廟會、重要慶典、迎賓場合都可以看到。熱鬧的客家獅是吉祥之物,除了在節慶上有助興娛樂的效果外,一般民間認為這種熱鬧的舞獅能夠「趨吉避凶」,帶來吉祥與好運。(此段介紹多節錄自青年日報)

而嘉義中埔客家獅鼓團的成立,是邱接輝教練有感於這麼客家獅文化,眼看著將流失,實在可惜,於是大力鼓吹下,並由當時擔任中埔鄉和睦村村長陳柏麟(現為嘉義縣縣議員)號召全體鄉親踴躍報名練習,而成立的,可說是中南部首屈一指的客家獅團。

就先來看看他們的表演,不過我站的地方角度不是很理想,所拍的不是很好。從影片可以看出,由於客家獅頭的開口頗大,要精準控制是不太容易的,需要一定經驗與功夫的,而且很耗體力,所以他們中途都會換人。


另外,中埔客家獅團著重在獅子的表現,所以並沒有客家獅團會有的「大面」、「小面」等。不過,客家獅表現中一定要有的咬草席,倒是很詳細的演出。據吳教授的解說,這個咬草席的動作只有出現在客家獅,象徵客家人只要有一條草席,到那裡都能生存。咬草席的動作中,獅子需咬四個角落,應該是象徵四方,而咬這個動作是否有點去邪的意味呢?吳教授沒有解釋,我也不太清楚。

 452

(圖片解說:左上就是現任的團長,嘉義縣縣議員陳柏麟,他的技術很不錯呢!右上是遶境前,獅子在城隍廟前向城隍爺致敬;下面四張則都是表演咬草席,可以仔細看獅頭的造型)


新竹縣芎林下山客家舞獅團

這一團的客家獅,雖然動作沒有中埔客獅鼓團的俐落有勁,但卻完整展出客家獅的全貌,不只有盒仔獅,不只有咬草席,還有「大面」(大頭佛)、「小面」(孫猴子)以及丑角等,以及舞獅後的武術表演,可說是全套的客家獅表演。更可愛的是除了大人表演,還有很多小朋友參予演出,也算是傳承,不過就如許多非職業獅團面對的問題,成員不是老就是幼,年青人或中壯年都很少,還是有傳承斷層的問題。

錄的第一段,是大面(大頭佛)與群獅的演出。


錄的第二段,是小面(孫猴子)戲弄大面與群獅,後半段甚至是要偷老婆婆籃中的東西(糖果)。


 453

(圖片說明:左上是大面與獅子;右上是小面正在偷東西;下兩張是武術表演)

對客家獅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這些論文:<台灣客家獅之研究>(可全文下載),以及<六堆客家地區舞獅研究>(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可下載)


(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