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6月 23, 2005

050622 “埤塘文化及生態物種介紹”上課記錄

「滄海桑田」是上今天埤塘文化部份,心中不禁浮現的字眼。上課投影資料顯示:環保署從古地圖與現今空照圖比對,發現埤塘面積從八千九百九十公頃、佔桃園台地十一點八%,到現在的二千八百九十八公頃,消失了約六千一百公頃。埤塘真的慢慢從桃園人的生活中消失了。自己的經驗裡,小時候回老家,屋子後面不遠好像就一個池塘,但不知什麼時候也已消失了。

對我來說,桃園給我的印象是大大小小工業區很多,包括中壢工業區、觀音工業區、龜山工業區、甚至是新的環保工業園區,造就了桃園成為工業大縣,尤其在我找工作時,我是很高興的,因為要離家的機率就比較小了。但我不知道的是桃園的以前:雖然隱約知道桃園是「千塘之縣」,但我不知道因為這密佈的埤榶與祖先的勤奮,讓桃園有「北台灣穀倉」的美名。我不知道這大大小小的工業區多少都是以前埤塘貢獻了土地才完成的,甚至縣政府與中正國際機場的前身都有部份是埤塘。

隨著石門水庫的興建與三大圳(石門大圳、桃園大圳及光復圳)的完工,埤塘原有的灌溉功能似乎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不過在去年桃園大停水時,埤塘似乎又翻身了,以往只有少數環保團體在意的埤塘,又受到較多的注意,連水利單位都認為在今日,埤塘仍能有部份調節眝水的功用。就在6月初,桃園縣政府還辦了「看見埤塘,我愛我家」的活動,希望大家能重新認識埤塘,賦予埤塘新的生命。

面對埤塘的消失,我們無法給予絕對的負面評價,畢竟我們享受了隨之而來的生活便利。但在目前,是值得我們省思,未來要怎麼走,是否放任所有的埤塘消失呢?雖說有捨才有得,不過一旦失去就會永遠失去了,目前的我們真的該仔細想一想。


課程第二部份介紹了桃園埤塘中可見(有些已經很難見到了)的一些水生植物,僅列出其名錄,在未來野外實作和觀察時再記錄了。
台灣萍蓬草,冠果草,黃花莕菜,龍潭小莕菜,烏蘇里聚藻,田蔥,香蒲,長苞香蒲
最後一部份介紹了威脅這些水生植物的物種,計有布袋蓮、水芙蓉、福壽螺與吳郭魚等,這些想到就令人生氣,不想寫它們。

另外,下面幾篇文章還滿值得一讀:
- 桃園台地埤塘 急速消失
- 再現桃園埤塘風華
- 台灣濕地第二十五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