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1月 18, 2007

"家離水邊那麼近"

提到河流、池塘、海洋,不知道其他人的印象會是什麼?

如果是我自己的話,提到河流,我會想到小學時候社區旁邊的新街溪,雖然已經不是很乾淨,但還是有人在洗衣服,還記得有一次我也把我的髒衣服拿去洗;我會想到第一次(也是目前僅有的一次)溯溪活動的內洞溪;我會想到清澈的桶后溪,讓我在晚上看到很多亮亮的蝦眼。提到池塘,我會想到新屋老家現在已被填平的那口池塘;我會想到龍潭那口台灣萍蓬草的原生池塘;我會想到搭飛機時,看到桃園縣的土地上,嵌著很多閃亮的鏡子。提到海洋,我會想到小時候常去的永安濱海公園,那踩浪的單純快樂;我會想到搖搖晃晃的金快輪與軍艦,載我去金門,又載我回台灣;我會想到外傘頂洲月光下的海是多綺麗;我會想到……

雖然關於水,我能想到不少美麗的影像,但仔細再想,現在的生活好像離水有點遙遠,就像開車從高速公路到台北,在意的是快點到達,對於經過的淡水河一點感覺都沒有。也許,現在比較關心的水是石門水庫的水,關心濁度會不會飆高,會不會停水等。水,不管是河流、池塘或海洋,好像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雖然可能其實他離我們是這麼的近。而吳明益的新書-「家離水邊那麼近」,就在提醒我們水其實離我們很近,而且和我們的生活還是習習相關的,借用書中的形容,人的生活中,水氣氤氳。

在書中的第一部份中,作者描寫了他與數條花蓮河川的交往,讓我知道「河流不只會流出水,還會流出經濟、文化、藝術與記憶」,可是,對於這一代的我(們),這些流出的經濟、文化等種種,已漸漸被遺忘,就如失去原名的吉安溪,誰還知道當初的七腳川事件呢?不僅遺忘,尤有甚者,殺雞取卵式的利用慢慢的讓河流益形虛弱,「溪水的虛弱同時意謂溪中生命的虛弱」。讀到這裡,我突然想到「神隱少女」中那條失去了家,也忘記本名的那位河神(龍),應該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的犧牲者吧!

第二部份中,則記錄作者獨自在花蓮海岸的行腳與其感想。透過作者的描述,我隱約看到了蘇花古道修建的辛苦,我彷彿看到了阿美族與阿里卡該的作戰,而大海的聲音也好像在我耳朵中迴響。但更令我心動的是,我也好想像作者來一趟東海岸的健行之旅,這不同年輕時參加的救國團花東健行隊,這是一個人去體會海,去體會海的無限,「一條河岸線是一個碎形,一條湖岸線是一個碎形,一條海岸線也是一個碎形。碎形有涯而無涯」,趁著無涯的海岸還沒被破壞的太嚴重,好好的走一趟。

第三部份則是作者任教的學校中,一口廢棄(或遺忘)的人工池塘的發展史。在她的發展中,大自然的生命力油然而生,到最後,這口池塘反而變成學校最自然的一個角落。這個過程,十分有趣,也許也是一個很好的示範,示範我們應該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看完這本書,我突然又想另一本我很喜歡的小說中的一段話:

「有人說,你不可能找到一條河真正的源頭,
 也有人説,河沒有真正的盡頭,它只是延伸進入了海洋;
 當你確實看見一條河,那是它最不快樂的局部,因為一段河床拘束了它,匯集了它,也顯現出了它。」(朱少麟,地底三萬呎)

以這個標準,台灣許多被人工化水泥河床或河堤限制的河流,恐怕是不快樂吧!也許我曾經洗衣服的新街溪就是這麼想的吧!

星期日, 11月 11, 2007

化石秘境之旅 之一 – 化石在那呢

化石,我的印象中,感覺很遙遠,好像只活在書本上,只活在博物館中,化石對我來說似乎只是課本上的種種名詞,壓根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真實的接觸/挖掘化石。

懷著興奮的心情,隨著老師來到化石秘境-四溝溪谷。說是秘境,一點都不誇張,這個地方真的很隱秘,要不是老師的帶領,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來這裡。

在老師的解說之後,大伙散開,開始沿溪找尋化石的踪跡。我承認,對於化石秘境與化石搜尋,並沒有充份的了解,所以我是懷著一種錯誤的、浪漫的期望,以為秘境應該充滿了化石,以為此行中化石應該很好找,但全然不是這麼一回。找化石需要好眼力,找化石需要好耐心,找化石需要好體力,找化石需要天時配合(據說下大雨後的秘境,化石比較多),找化石需要一點好運氣,真的,這些缺一不可。比如說運氣吧,撿到鹿角化石的先生,你運氣真的太好了吧,好到令人嫉妒,明明大家都有經過那裡,但就真的只有他看到,看來化石也會挑主人的。沒有好運氣,那就培養自己的眼力,體力,耐力吧!就像老師真的很厲害(不愧是教主啊!)當大伙只知道低頭找溪中或溪旁的石頭,眼尖的老師卻能發現旁邊山壁上“高處”的化石,而且只有露出一點點喔!

惠伶老師的眼力也很不錯,慧眼搜尋到一顆很大的石塊,且經老師鑑定後,確定這塊巨石有非常多的化石。不過這塊巨石太大,太重又很硬,很難當下處理完,弄很我不知如何是好,最後先把它先分為一大一小的兩塊石頭。小的那一塊,應觀眾要求,再度把它摔裂,結果不但露出裡面的貝類化石,而且貝殼中的空間還含著黃水晶,真是美極啦!至於另外一塊,大的石頭,實在捨不得,所以沒有運氣、沒有眼力的我只得發揮蠻力,把它搬回家再慢慢處理啦!而且因為它實在太重了,所以為了快點回家,生平第一次坐高鐵。目前,還沒有處理好,所以沒辦法show給大家看,希望能早日完成,再給大家看囉!

 231

(圖片說明:左上四溝溪化石秘境入口旁的民宅,對聯很趣;右上,露出來的貝殼化石大概比我手掌一半還小,這真的要眼力和經驗;下面就是惠伶老師發現巨石中分出來小的那一塊,貝殼化石中含有美麗的黃水晶)

最後讓大家一再看看老師的功力。在核三廠出海口附近,有一片土牆,並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由蓋核三廠時所挖出的廢土所堆積而成的,裡面的化石也不少(其實墾丁的地層中本來就不少化石,即便蓋海生館所挖出的廢土也有不少的化石,但已被撿的差不多了)。而老師僅憑露出來的那麼一小塊面積,就能發現化石的存在,此種功力,我們真是差的遠了。

 232

(圖片說明:請照1、2、3、4、5、6的順序看囉!不過露出這麼少,又在一片混覓的背景中,老師是怎麼發現的,佩服得五體投地)

星期三, 10月 03, 2007

070929 偷得浮生半日閒 – 石碇半日遊

宜蘭的山水、小吃等,對於台北人們似乎有一種魔力,大家放假都想往那裡跑,尤其在蔣渭水高速公路(國道五號)開通後,這個現象益形嚴重。其實在這條道路週邊散落了不少值得造訪的點,她們像是空谷幽蘭,被人遺忘,只能靜靜的等待,而石碇就是其中之一。事實上,就算之前,國道五號沒有開通,會造訪石碇的人也很少,通常是要去皇帝殿等地登山的登山客而已。說起來,真是可惜,這麼棒的地方就這麼的近,其實不必一定要跑去宜蘭。而今天,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就參考網路上的資料來一趟石碇外按古道之旅。

外按古道原本是淡蘭古道的一小段,不過時空變遷,昔日的古道有些已成為今日的公路,有些則埋於荒煙蔓草間,古道的樣貌只能用想像的。即便外按古道,也因不得體的重建而原味盡失,甚至路旁原有的碑文已消失,而古水圳上也被蓋以木棧道便利遊客行走,復原單位的不專業,以及對歷史的無知,可見一般。

不過,儘管遺憾鄉公所對歷史的不尊重,這條步道輕鬆易走,而且自然環境很不錯,滿適合扶老攜幼的來親近大自然。也許是和坪林一樣同屬集水區的保護範圍,所以石碇的自然環境保持的很好,所以走在其中,如果忽略刻意種植的園藝植物,實在可說充滿野趣。至少蝶況非常好,尤其步道依溪谷而建,所以常見一群蝴蝶在溪邊吸水,概略算來,今天我們應該至少看到了十種以上的蝴蝶。下圖就是我有照到的其中四種,左上是某種紫斑蝶,右上應該是無尾白紋鳳蝶,左下是青帶鳳蝶,而右下則是荷氏黃蝶。




其實不只蝶況,連鳥況也非常好,尤其在靠近石碇老街那一端的古道,看到一群台灣藍鵲從我面前飛過,真是好一個驚喜啊!



(圖片說明:左上是步道的觀魚區,清澈的溪水中魚真的很多,不過仔細看,樹下的步道的下方就是古水圳,可惜不能看到全貌;右上是溪中的悠閒的白鷺;中間兩張是台灣藍鵲;左下是在國道五號下方的一段步道,或者應該該說這一段國道五號是在古人的腳步上建的;右下是古道旁廢棄的房子)

走完古道,來到石碇老街。而來到老街當然得嚐嚐老街著名的豆腐老店的豆花,不必添加有的沒的,簡單的手工豆花配上薑糖水,那股豆香,讓人吃的真滿足。

走完這一趟,其實真的為台北人覺得可惜。一般都認為交通便捷與否是推展觀光的重要因素,這也是蔣渭水高速公路(國道五號)開通的理由之一。不過,吊詭的是,當蔣渭水高速公路開通後,宜蘭的觀光生意並未如預期的大幅增長,反而某些地區是大幅掉落,不禁要想,我們是不是把問題過於簡單化了,以為有了便利的公路就能帶來源源不絕的客源,是不是應該想想倒底是什麼吸引遊客來呢?是好山好水,是豐富的人文,是簡單卻好滋味的小吃,是…….,不管如何,絕對不是便利的道路。不僅政府或商家該思考這個問題,遊客本身可能也得好好想想,到底去一個地方遊憩,想獲得什麼呢?是身心完全的放鬆,是不同生活領略,還是知識的增長呢?而這快速的交通倒底有沒有幫到這個忙呢?

也許下次在計劃去宜蘭玩的時候,可以想想北宜路上被遊客遺忘的石碇、坪林等地。

星期日, 9月 30, 2007

2007中秋茂林行 之五 重要的是用心與否

這次南部行程,印象最深的當然是茂林與藤枝的美景,與那當下的感動。但除此之外,也觀察到一個有趣的對比。對我來說,這對比充分顯示了用心與否的差異,當真也是一個難得的經驗。

第一個對比是關於遊客中心。不知道當提到遊客中心,大家會想到什麼,可能大多數會想到一棟建築物,佈置著當地的簡介,放一些摺頁給遊客自取,好一點還有視聽室,但不見得有用,再加上可能常常不在或一問三不知的服務人員。而藤枝森林遊樂區的遊客中心就很符合這個刻板印象。當我們一進到遊客中心時,只見櫃台有兩個人,一個看起來應該是替代役男,正在上網,對遊客的進進出毫不在意,另一個好像是職員,則是趴著睡覺。對於遊客進出的無所謂還算小事,對於當地資訊的貧乏才是叫人吐血。因為小百岳介紹,藤枝的瞭望台就是小百岳之一的東藤枝山,可是我在摺頁並沒看到東藤枝山,只看到瞭望台,因此向那位替代役男詢問。看他的態度好像也不確定,但還是跟我說東藤枝山不在步道能到達的範圍。可是當我們走到瞭望台時,明明就有個解說牌說那裡是東藤枝山。我不禁懷疑,那位替代役男倒底有沒有將他服務的藤枝森林遊樂區走過一遍?

相對於藤枝的不用心,茂林遊客中心的服務人員則非常的專業。當我們一進遊客中心,遊客中心的女職員就親切的向我們打招呼,還介紹我們館內有些什麼可以看,並主動拿摺頁給我們。當我請她詢問茂林裡面的景點時,她可以清楚的介紹各景點,甚至還給我們建議應該晚一點(冬天)再來,風景會更美。不僅如此,連瑪家、三地門那邊的景點都給我們做介紹。最後我看到摺頁上一張十八羅漢山的照片很美,就隨口問她要在那裡才能照到那個景,其實也不期望她能回答,但專業的她也提供了我詳細照相地點。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本來就應該是她的專業,但在看過很多不專業的遊客中心人員後,我真想為用心的她拍拍手。

用不用心,正是遊客中心能否發揮功能的關鍵。

第二個對比是住宿。我們兩個晚上住不同的民宿,但事後我後悔了。

第一個晚上住的是土夏(Tosha,多謝的閩南語諧音),選擇它的原因是有看某幾個部落格對它的評價不錯,還好事實也真的不錯。土夏的取向是一種令人放鬆的風格,一入園的那片大草坪就透露了這個取向,加上特殊設計的帳篷屋,以及兩旁的青山與荖農溪,簡直就像一個遺世而獨立的秘密花園,相對於其他民宿,看得出主人在營造環境上的用心。而且最令我欣賞的是沒有卡拉OK,也沒有電視,因為主人希望來這裡的遊客能享受大自然,能多和伙伴聊聊天,所以每個帳篷屋也都有小陽台,讓入住的遊客能促膝長談。不僅如此,他們的餐點也非常的棒,不管晚餐還是早餐,讓我現在想到都還在流口水。



(圖片解說:全部都是在土夏拍的。上兩張是大草坪和餐廳;中左是餐廳內部;中右是在樹後的帳篷屋;下兩張是帳篷屋內部)

而讓我後悔的是第二晚的松柏林溫泉民宿。之所以選擇它是因為藤枝山上的民宿幾乎滿了,又有一家堅持4人房要住4人,所以就訂了最近藤枝的這一定。硬體雖然沒什麼驚喜,但也是新建的,大體上還算乾淨。不過,服務態度真的令人不敢恭維,這也不是說他們有多糟,但真的很不用心。首先是晚餐:因為地處偏僻,所以我事先跟他們預訂了晚餐,但在CHECK-IN時提到此事,發現他們一點都沒有準備,最後為我們做了義大利麵,但要不是我們餓了,我想我不會去吃那個義大利麵。再說房間的泡湯的按摩浴盆,本想好好泡湯以滌去一身的疲憊,但沒想到按摩水柱噴出的是髒水,真不知那個浴盆的管路有沒有清過。最惱人的是小木屋區唱到半夜的卡拉OK,而且一大早又再唱,真的很令人心煩。

如果不為顧客多著想,就算老板娘說再多很多客人感謝她,我都只會覺得很假,而且我也不會再去,如果我朋友要去,我也會勸他們多考慮。

用不用心,真的很重要!

2007中秋茂林行 之四 新苗競秀

身處兩大景點-茂林與藤枝的附近,新威苗圃,常常被人忽略的一個小景點,隱藏在台28線旁的小花園,幾乎沒有(團體)觀光客造訪,會來的人好像大部份是附近鄉鎮的人。

不可否認,比起茂林、藤枝的豐富,新威苗圃是單純了些,也人工化了一點。不過正因為她的單純,她的被忽略,讓她成為一個散步的好地方,尤其那延綿近1公里半的桃花心木步道,加上當天暖暖的陽光,我們真的很享受漫步其中的那份悠閒。要不是肚子餓,我還真想坐在草坪上,曬曬太陽,發個呆,就這樣悠哉悠哉。

下回再來茂林或藤枝,這個可愛的地方,我不會錯過。



(圖片解說:左上是美麗的桃花心木步道;右上是新苗競秀的紀念碑;下圖則是在新威苗圃遠眺美濃那一帶的平原,視野很不錯喔!)

星期六, 9月 29, 2007

2007中秋茂林行 之三 藤枝印象:海棠、森濤、濃霧

在山下民宿要出發的時候,還可以見到太陽公公熱情的身影,那知才經過幾個的彎,太陽公公又不見身影了。到了藤枝,迎接我們的更是陣陣飄過的雲霧,以及間歇的雨。即便如此,清冽的空氣,以及被雨水洗淨的滿眼的綠,讓我們捨不得離開。

因著藤枝潮溼的環境,所以對植物來說,真是個非常好的環境,尤其對蕨類、蕁蔴科、以及藤枝有名的秋海棠而言,真是好的不能再好。也正因此,才剛走進大門,就為路旁的植物驚艷不已。路旁的巒大秋海棠肆意盛放,那一路綿延的粉紅色,襯著因洗淨而閃亮的綠,令人心曠神怡。再往秋海棠步道走去,花況更是盛大,差一點為了看花、拍花而摔跤呢!秋海棠步道上不只有巒大秋海棠,連武威秋海棠也來湊熱鬧,不過可能季節不對,也可能眼花撩亂而錯過了,所以沒看到藤枝另外三種秋海棠,有點可惜。其實是我有點貪心,能看到這麼大片的巒大秋海棠,以及第一次看到武威秋海棠,我是應該滿足了。

但千萬不要以為秋海棠步道只有秋海棠,許多蕁蔴科的植物也都開花了,只是她們的花隱藏在那一片綠中,不如秋海棠來的顯眼,如果不仔細點找,可是欣賞不到她們的嬌顏。另外,東方肉穗野牡丹和角桐草可不讓秋海棠專美於前,也努力將自己的花朵展開,來藤枝的遊客,可得行行好,放慢腳你的腳步,分一點你的目光給她們啊!



(圖片解說:左上是東方肉穗野牡丹,非常清麗脫俗吧!右上及中間兩張都是巒大秋海棠,好像接近成熟時會變艷紅色,真是熱情如火;左下,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但球狀、暗紅色的花也為林下增加一分風景;右下為角桐草)

比起昨天的茂林,今天的藤枝的遊客明顯要多的多,有趁著假日來踏青的一家老小,也有來鍛鍊腳力的登山隊,把整個秋海棠步道弄得非常”熱鬧”,加上不時的陣雨,所以雖說這裡是賞鳥的好地點,但今天好像完全沒有聽到鳥鳴聲。不過在過了瞭望台(東藤枝山頂)後,往入西施花步道後,人就明顯減少了。西施花步道兩旁有不少西施花,可惜不是季節,只能心裡想像春天時,兩旁都是西施花的美景。雖然如此,沒有任何花的西施花步道,可不寂寞,就在樹幹上,就在步道的木條上,可是長滿了許多林中精靈-蕈類,仔細看看,也是非常討喜可愛。不過,她們的名字,我一個也不知道,就看看照片吧!




走著走著,漸漸變濃的霧氣,讓幾乎都是穿林而過的西施花步道,多添了一份幽暗,別有一種情調,好像我們是要去探訪那個洞天福地。再加上途中日據時代的駐在所遺趾,以及一些奇形怪狀的樹頭,真有不知此處是何處的感覺。不過,在到達樹海休息區後,因著雨勢而漸散的霧,以及漸漸多起來的人聲,還是提醒了我們人世的存在。

回到了遊客中心,喝杯熱飲暖暖身子,準備下山吧!下山時才真體會到濃霧的存在,那霧濃的我幾乎看不到路了,加上有一段路的外側是坍塌的,讓我開車開的膽戰心驚,藤枝的霧讓我永生難忘。

星期五, 9月 28, 2007

2007中秋茂林行 之二 陰天 在茂林

原本期望的是秋高氣爽、有著藍天青山的茂林,但好像她現在的心情有些blue,覺得要有點雲、有點雨才美,所以迎接我們的是陰雨的茂林。雖然沒有見到晴空下的茂林,但細雨紛飛中的茂林也別有一番風華。

在入口的服務中心看過簡介及詢問一些注意事項後,就茂林裡面前進。說到茂林,最有名的當是紫蝶幽谷,但現在還不到紫蝶過冬的時節。另外,很吸引我的是紅塵峽谷及多蚋溫泉,可惜時間不夠,加上天雨路滑,所以我們也沒去。那究竟茂林還有什麼呢?放心吧,茂林裡面可多的可以賞玩的地點,2天1夜的行程可能都不夠呢!不過,既然時間不夠,我們只能挑著遊玩啦!

沿著溪邊的山路,我們先到了的龍頭山,和後頭的蛇頭山相似,龍頭山是典型的曲流與環流丘地形,彎曲幅度之大,令人咋舌。不過現在已看不到原本壯觀的曲流了,因為日據時代把龍頸炸開了一個流道,所以原本的河道只剩淤沙及破的的涼亭了。走在原本河道的淤沙上,想著涼亭是被那個颱風的大水所沖壞的,又不禁想著會在原本河道上建涼亭的官員腦袋在裝什麼?又順著階梯,我們來到龍頭的頂端,四方望去,只見空山寂寂、河水濤濤,要不是下方涼亭烤肉的人隱隱傳來的聲音,真要覺得此刻此地只有我和媽媽兩個人。但是,我還覺得滿奇怪的,因為我還以為中秋假期的茂林應該是很多人,不過這樣也好,讓我能見到自然的茂林。



(圖片解說:左上是龍頭山的遠眺,很明顯的看到前方的龍頭與後方的龍身與龍脊,注意看龍頭上有小涼亭,而龍頭前方廣大淤沙地就是原先的河道;右上是被炸開的龍頸,河水不斷沖刷,也許龍頭會慢慢變小喔;下兩張都是在淤沙地照的,右邊那張很像具體而微的河川系)

下了龍頭山,我們驅車往茂林谷。車過濁口溪後,我們就停車步行,一方面是不知前路如何,一方面是這陰涼的天氣,正適合走路,讓肌膚接觸那清冷新鮮的空氣。起初的一段路乍看之下沒什麼特別,但路旁山壁上下的油點草、尖舌草、海棠的花朵,卻也讓人心情愉悅。而在一個大轉彎之後,則是一大驚喜,那是濁口溪支流,木勝溪所形成的溪谷,深色的頁岩(應該是吧)上奔流著清澈的溪水,溪兩旁則被克蘭樹的花給染成一片粉紅,有點走進世外桃源的感覺,也很想跳進水裡感受那清涼。其實真的有人在水中游泳,在往木勝溪上游的一個深潭中,我們看到了一群人,有大有小,好像玩水,又好像在做訓練,不管如何,那種認真,那種享受,讓人羨慕。

深潭旁邊,有一往上的山路續往茂林瀑布,不過此時雨勢轉大,加上考慮母親的體力,還是留待下次再來尋幽訪勝吧。



(圖片解說:左上是山油點草;右是克蘭樹的花,克蘭樹是南部常見的陽性樹種;右中就在深潭與水親近的一群人;其他則是木勝溪谷)

星期四, 9月 27, 2007

2007 中秋茂林行 之一 前言

說起來,比起以往,今年似乎和南部比較有緣,不管是自己成行,或是跟著團體,往南部跑的次數遠高於前幾年,甚至319鄉鎮護照中,南部也蓋了較多章呢!

而今年的中秋節,趁著母親想去高雄訪友,就順道安排了此次的茂林行。說是茂林,其實是泛指茂林國家風景區,我們第一天除了母親訪友,還去了茂林;第二天則是造訪藤枝;最後一天則是去甲仙享受芋頭大餐,然後就打道回府。

此次圓了我想造訪茂林、藤枝的心願,但可惜的是天侯不如人意,時間又不太夠用,茂林與藤枝的美還有很多沒有見識到,我想我會再來的。



(圖片說明:上面兩張是提摩希歐式早餐坊的早餐,到鳳山後,在拜訪母親朋友前,先特別去吃這家在高雄地區很有名的早餐店,真的還滿不錯的;下面兩張是有名的里港豬腳與餛飩,雖說里港豬腳與萬巒豬腳齊名,但相對於里港的清蒸做法,個人還是偏好萬巒的紅燒做法)

星期四, 9月 20, 2007

趁著秋光南部行 之三 – 流離的平埔族 神秘的太祖

對於原住民的印象,老實說,是很表面而模糊不清的。就像大多數人一樣,在提到原住民時,第一聯想通常是山地地區的原住民,如泰雅、布農等,或是東部濱海地區的原住民,如雅美等。但對於平埔族,只能說有聽過這個名詞,但平埔族和其他原住民有什麼不同,或他的歷史、特色等,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因此,這一次的行旅對我來說,原先設定的目標僅在於探索惡地地形,而對於平埔族的太祖信仰,因為無知,所以並沒有任何的設定或期望。不過在第二天的行程後,似乎有那麼一點領會,不敢說對平埔族有所了解,但至少老師已為我開了一扇望向平埔族的窗。

首先老師帶我們一行人去探訪一分為三的大埔太祖,包括大埔大祖廟、圓富太祖廟及太歲元帥宮。乍聞太祖、元帥等名詞,其實一開始會覺得這是漢人的神祇,其至在圓富太祖廟中有貼了一張太祖的來源,寫到太祖是太祖元帥趙匡胤或是楊家將,而且還有籤詩等,如果沒有老師的說明,根本會覺得這是一間很普通的小廟,虔誠一點就向供桌上的神明拜一拜。殊不知,這些都只是掩飾,為的是不希望被人發現自己的身分,為的是在強勢文化下不被人瞧不起。所以太祖絕不是什麼太祖元帥,而是祖靈,原住民的祖靈;供桌上的神像也不是重點,因為那不是祖靈的休息處,祖靈的休息處在供桌下或牆角擺設的瓶子其中的水。不僅在圓富太祖廟有著種種掩飾工夫,其他的太祖也都有類似的掩飾:像大埔太祖就直接在廟旁另闢一個不起眼的小空間,以祭拜太祖,而附近的另一的太祖則託詞土地公,再再都顯示了在一個強勢文化下,要保有自己族群的文化、信仰是多麼不容易,尤其對於靠近漢人居住的平埔族,則更是難上加難。

以往對於原住民的受壓迫,我的認知是「閩南人趕客家人,客家人趕原住民」,也許這種認知太過簡略而有所失真,但大量的移民迫使平埔族人往山區移動卻也是不爭的事實。而此次探訪的內門平埔族,據老師的講解是從台南海邊遷移過來的大傑顛社,在受到眾多漢人移民的壓迫而轉往外門地區(今旗山),再進一步至內門。也許會奇怪為什麼不直接進內門,因為從現今的地圖看來,內門離台南比較近,但在那個時代,內門北邊的山丘多少造成了交通的阻礙,所以多從旗山進出,這也是為什麼旗山古稱外門。而遷徙至此的大傑顛社人及其他平埔族,一方面要適應較為惡劣的環境,一方面又要應付漢人的壓迫,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而與漢人混居,又不想輕易被人視穿自己的身份,才會有上述的信仰隱藏,甚至在個人居家中,有人是把太祖置於門後,這樣開門時就順勢遮住,而不怕被人看見。

但種種的退讓未必能換來較少的輕視與壓迫,尤其漢人對於土地的覬覦不曾少些,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平埔族也祭拜田頭太祖,希望藉著太祖的保佑,求得家園、土地的安頓。對此,老師也帶我們走訪了不少的田頭太祖,有就在路旁,像個小土地公廟似的;也有簡單用石頭、磚頭弄成的(三塊石頭式);也有在雞舍邊,鐵皮為頂的。這樣看來,內門地區的田頭太祖好像還不少。不過這樣看下來也不輕鬆,由此可想見田野調查工作的辛苦,想像老師之前的調查,真的是很花工夫!

最後在吃中餐前,我們到一家仍有祭拜太祖的民宅中探訪,一樣是拜祀壺,但主人,尤其年輕的一代,卻不清楚在拜什麼,只是遵循前人的規矩。看到這裡,有一絲感傷,也許平埔族的文化就這樣一點一滴消逝了。我也不禁想到我自己,對於自己族群的文化、習俗、傳承又有多少了解呢?而答案也是一樣不樂觀,似乎也在提醒我該做些什麼吧!



(圖片說明:上兩圖均為大埔太祖廟,乍看之下(左邊),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主體是有香爐的廟,但真正的太祖在圖最左邊的屋簷下的小空間,右邊顯示的就是小空間中所祭拜的祀壺與鹿角;左中是圓富太祖廟,重點是供桌下的太祖;右中是道路旁的田頭太祖,遠遠看來很像土地公廟;左下是比較傳統式的田頭太祖;右下是邱家的太祖祠,以鹿角供奉,就如以前的原住民以獵物來當作祭品供奉太祖)

星期三, 9月 19, 2007

趁著秋光南部行 之二 – 難以形容的惡地 月世界

事實上,此次行旅中我的主要目的就是月世界,但其實這次造訪月世界並不是我第一次接觸她。剛退伍時,就因為拜訪南部的朋友而來過一次了,而今年年初也曾陪著母親參加某團體遊而來過。不過,針對月世界,那兩次的造訪只是浮光掠影的走馬看花,雖然見識到月世界那荒涼的粗獷之美,但也就僅此於此,總有「入寶山而空手回」的遺憾,還好劉老師辦了此次行旅,能夠彌補我的遺憾,讓我更深入了解月世界的美在那裡。

在吃過頭前園的泥火雞(泥火山土雞)後,開始我們與月世界(惡地地形)的近距離接觸。第一站我們來到了小滾水-這一帶眾多泥火山中的一個。泥火山不是真的火山,只是藉著火山之名來形容循著斷層噴出的地底沼氣與泥漿,其實跟火山是一點都沒有關係的。

到了小滾水,我們先到她下方的一塊平地,這塊地佈滿了由小滾水流下的泥漿所塑成各種特色小地景,讓人大開眼界。不過為什麼我要說是小地景呢?只要親自來看,就知道為什麼,因為這裡真的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地理教室,有峽谷,有石林,有大河,有伏流等,不過都是小人國尺寸的。但我想浮生六記的沈復如果到這裡,可能不只能對癩蛤蟆或蚊子做幻想,能幻想的可豐富了,就連我都很想多待一些時間來拍照。看完小人國的地景大觀,接著就是去上方的小滾水泥火山。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泥火山,但還是覺得大自然很神奇,尤其小滾水比起我上次看的泥火山冒的氣泡更多,真的很像沸騰的滾水,取名的人厲害!而且據老師說,他第一次來這裡找小滾水時,問當地人泥火山在那裡?當地的人竟回說這裡沒有什麼泥火山,原來當地的人都把泥火山叫做「ㄅㄛˊㄅㄛˊㄚ」,以冒泡的聲音來稱呼她,也是十分有趣、傳神。不過這裡的蚊子實在太多,可能很久沒有人肉大餐送上門了,叮的我們只得快走啦!



(圖片說明:左上為小滾水泥火山,沼氣還可以點火,但持續不久;右上,雖然圖有點小,但仔細看,很像桂林的石林,又很像許多山峰,讓我為她命名為滾水七十二峰吧,哈;下兩圖乍看之下很像某個壯觀的峽谷的空拍,如果沒有那些竹葉,會更像喔!)

看完小滾水後,接著就是今天的重點-惡地地形。不過說起台灣的惡地地形,其實還滿不少,但其實當中可大有區別,像是此次月世界,或是苗栗火炎山,都被稱為惡地,但本質上可是大大不同,只是同樣不利於植物生長,所以都被叫做惡地。所謂的火炎山惡地,最著名的北有苗栗火炎山,南有六龜十八羅漢山,其主要為火炎山礫石層,其中的成份包括砂岩與頁岩,而抗蝕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在雨水沖刷後,易產生高低的峰谷地形,而造成我們所見的崢嶸參差的起伏地形。但月世界惡地(又可稱青灰岩惡地)的形成原因則完全不同:她的組成主要為泥岩,而這些泥岩中的鈣與泥比例剛好是膠結程度最大所需的比例,所以膠結程度良好,伴隨而來就是低透水性,所以雨水無法滲入泥土,而只能在表面流動。而當流動雨水溶解了鈣時,破壞了鈣泥比例而造成沖刷,但這種沖刷是隨機的,與火炎山惡地是沖刷抗蝕性弱的區塊有所不同。

而在此種不透水的月世界惡地上能長的植物實在不多,但也不是沒有,可怕的外來種銀合歡就是一個例外,現在常可看到月世界的山頭被銀合歡所佔據。據惠玲老師說,銀合歡當初引進時,為了推廣她,還有宣傳手冊宣傳她的功能,其中之一就是牛羊的飼料,這也是為什麼之前岡山羊肉這麼有名的原因。因為只要放羊吃草,羊自動會去吃銀合歡,結果也就維持月世界童山濯濯的面貌。目前這種放牧方式比較不合經濟效益,所以已經很少人這樣養羊了,月世界也就慢慢綠了頭。

說了這麼多,近距離觀察月世界又是如何呢?我們先避開一般人探訪月世界只去的日月禪寺旁的風景區,而先到新養女湖去一親芳澤。新養女湖的形成仍是和惡地脫不了關係,因為月世界惡地透水性很低,所以流下的雨水泰半會聚積在山腳下,日積月累就會形成了小池塘,但新養女湖算是其中的大的。為了看新養女湖的全景,我們爬上旁邊一座小山上,在往上的過程中,惡地讓大伙吃了一點苦頭,但到了高點,看著環湖的山峰、平靜的湖水、以及湖中的倒影,那種純粹的美,又讓人覺得非常值得。不過,辛辛苦苦來到這,可不是領略美就好了,雖這也很重要。另外的重點是,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一見識到月世界惡地中的特殊地形景觀,包括有雨溝、V形谷、泥流、潛水洞與天然橋、以及土指等。不講不知道,遠遠看來以為都一樣,但其中的細節可多著呢!不但如此,就連不同區塊的惡地,因著地理環境影響,其山峰可能又有不同的細節呈現。

不過,看到這,也走了不少路,該是補充體力的時候,想到田寮鄉有名的豆乳雞,禁不任食指大動,趕快朝月球而去吧!



(圖片說明:上兩張都是新養女湖;左下是雨溝,這個很壯觀喔,而比起一般直的雨溝,它是彎的,很特別;右下是離開新養女湖時遇到的羊群,是這次唯一遇到的羊群)



(圖片說明:左上是月世界惡地的尖銳山峰;右上為潛水洞與天然橋;中間兩張可以好好比較,左邊是一般的小土峰,右邊是土指,差別在於土指最上方有礫石層(紅紅的一塊)保護,而有這層保護,才使其免於雨水的沖刷;最下兩張是讓大家看看銀合歡的厲害,雖然因表層被沖刷而滑下來,但只要根有一點點接土壤,照樣能活得好好的)

老師給的參考資料:南臺灣的惡地景觀

星期一, 9月 17, 2007

趁著秋光南部行 之一 – 高位珊瑚礁的奇妙

秋高氣爽,正是出門遊歷增長見聞的好時機。不過要增長見聞,劉老師辦的行旅可是首選。這次老師要帶我一訪月世界惡地地形,以及內門地區最後的平埔族群,一次雙享受,可是難得的機會啊。

行旅首站,我們來到大崗山。大崗山有2個特色:第一個是佛教聖地超峰寺,其歷史悠久,早在佛光山、慈濟、靈鷲山等系統出現之前,超峰寺就已存在了,而且是當時的兩大佛教聖地之一(另一個為苗栗的獅頭山)。另一個特色則在於她所有的高位珊瑚礁地形,尤其早期此區為軍事管制區,所以整個地區仍維持的相當良好,十分令人驚艷。這驚艷從通往一線天的步道口就開始了,一波強過一波,直到一線天而達到最高點。僅此一段就讓我有不虛此行的感覺了。

步道入口右側即可見到很明顯珊瑚礁岩的特色:蜂窩狀的孔洞,附生礁岩上樹木的根虬結其上,再再都充份的告訴我們,她可是特別的,跟北部常見的地形可是大不相同。而且從老師對這裡的講解,我們更了解地形、地質是如何影響植物生長,進而影響到人類的生計。珊瑚礁岩成分大多為碳酸鈣等鹽類,所以養分不算豐饒,對於植物的生長不是很理想,所以不能種植一般草本的農作物,就算是木本的果樹,也只能選擇主幹大而堅硬,可以慢慢生長、慢慢從大中吸收那微薄的養份,而且最好是結實成串而利於收成。這麼多限制下,龍眼成了不得不然的選擇,儘管龍眼一年僅一收,而且比起其他明星水果,龍眼的收益不是很好,但認份的農民還是努力著,步道上散佈的龍眼殼及龍眼子正是最好的證明。不過也正因如此,而成就了崗山龍眼蜜的名聲。

走過步道,來到了碧水洞的小廟,旁邊就是水線天的入口。但可別急著進去一線天,碧水洞旁的岩壁上也是很值得一看的。壁上就有很多鐘乳石柱,也有已經上下相連的,最特別的是有幾個鐘乳石並不是直的,而是彎的。明明鐘乳石是由水滴從上往下滴而形成的,照道理應該是直的,怎麼會轉彎呢?原來是再形成的過程,地殼又有所變動,而使方向改變,原來的上下變成傾斜的,所以從這裡也可大致推估原有岩壁上下的位置是如何。另外,還有突出成一環的,真是千奇百怪。



(圖片解說:左上為步道旁,早期國軍利珊瑚礁岩所挖出的彈藥庫,珊瑚礁岩可是很穩固的;右上為碧水洞旁岩壁上的鐘乳石,上下連在一起;左下亦為碧水洞旁岩壁上的鐘乳石,注意看不是直的;右下為一線天的入口)

不過,這還只是前菜,一線天裡面有主菜在等我們。但千萬不要變一線天的名字所騙了,以為就是很窄的一個山谷或裂谷罷了,其實重點不在於”一線天”,真正讚的是兩旁的山壁。從上到下,一層一層的小鐘乳石柱,形成壯觀的流石,就一個由無數鐘乳石柱所形成的瀑布,我想所有的伙伴應該都跟我一樣,被眼前的大自然奇觀震撼到說不出話來,原來台灣有這麼棒的景點。但驚歎只是欣賞的第一,只是看熱鬧而以,經過老師的解說,這片奇景簡直就是一本書,訴說著她形成的故事,尤其壁上的紋路就是明的向我們展示形成侵蝕時的水流走向,而每個小區域都有其細微的不同。

我想真的要針對一線天慢慢細說的話,可能我們今天都需待在這裡了。不過我們還有下個行程,而且肚子餓了,想到好吃的泥火山雞,還是吃飯為大吧!



(圖片解說:左上為劉老師在一線天入口不遠處為大伙解說;右上為入口處附近的岩壁,可惜沒有照出那讓我驚艷的壯觀;左中為近看流石中其中一層的鐘乳石柱;右中亦為近看,這是水流走向很不同的一段,不過發揮想像力,如果擺上幾個小人模型,個人覺得很像古時神怪小說中神仙住的懸崖仙境,或是無意遇到的神仙下棋的山中平台;左下為近出口處拍的;右下稍微拉近,可以看到一層一層的)

星期一, 9月 10, 2007

070909 好久不見 白石山

這個夏天,一直想抽空走一趟白石山,看看排香、艷紅鹿子百合等,可是不是要加班,就是有別的活動,要不然就是下雨,所以一直沒能來白石山走走。算算日子,上次來白石山,竟然是半年前的3月份,真的是好久不見。趁著這個星期的好天氣,趕快來跟她敘敘舊。

還好白石山依舊美麗,聖帕颱風沒有為她帶來特別的影響,反而是上星期連續幾日的降雨,把整個山林洗特別清新乾淨,而且更因為環境潮濕,所以許多角落都冒出不少的蕈類,今日的白石山可說是觀察蕈類的好地方。不過蕈類真的很難認,即使有圖鑑,但對我來說要分辨她們,還是一件很艱難的工作。

而因著颱風,加上時序已夏末,所以對於艷紅鹿子百合已不抱希望了,沒想到下山時,在稜線上不經意的向下望,竟也看兩朵最美麗的百合,雖然一朵已經枯萎了,但還是覺得運氣真好,不過我想這應該是今年倒數幾朵吧!除了艷紅鹿子百合,肉穗野牡丹也是一個驚喜,因為以往九月就很難看到了,沒想到今年到現在,她的數量還不少。此外,菊花木已經見到花苞了,應該很快就能見到花朵了。

帶著這些驚喜,希望下次不要再隔那久才來探望她了。


215

(圖片說明:上方兩隻昆蟲,我不知道,昆蟲(除了蝶、蛾)實在不是我的喜好,有人知道的話,可以告訴我喔;左中為今年白石山最後幾朵的艷紅鹿子百合;其餘三張就蕈類啦,正如下方兩張,好多樹都成了蕈類的遊樂場)

星期五, 9月 07, 2007

夏日花蓮行 - 赤柯山

記不清來赤柯山幾次了,從阿敏帶我來過之後,我就愛上這裡,所以幾乎每年夏末都想來這裡走走。即使金針花況不是那麼理想,但山上清新的空氣、純樸的人們、及悠閒的氣氛,在在都呼喚我,呼喚我上山放鬆、充電。這麼好的地方,很想和朋友分享,這也正是我想辦此次旅行的最主重原因。

在告別好吃的光復糖廠的冰(淇淋)之後,我們直奔赤柯山。一到民宿,我還在和老闆娘討論房間時,美麗的環境己經讓大伙玩得不亦樂乎,在民宿前的大石頭上拍照拍的很高興,要叫他們下來分配房間都有點難呢!不過,很高興我的朋友也喜歡赤柯山。而趁著夜色降臨前,我們先在民宿附近散步,感受那與山下不同的涼意,順便領略暮色中赤柯山的美。

夜間的節目要感謝kenny帶來的煙火,讓大伙玩的非常盡興,也讓我見識到現在鞭炮的進步,業者也是有在研發呢!在high過後,老闆娘又請我們喝好喝的茶及菊花茶,又和我們談天說地,要不是隔天要早起看日出,不然可以一直聊下去呢!

說到日出,這次的日出,是這麼多次到赤柯山中,看的最清楚的一次,加上絢麗的早霞以及變化萬千的雲朵,大伙紛紛運用想像力,使的看日出的等待一點都不無聊。看完日出後,在沁涼的晨露中,來個餐前散步吧!就這樣一直走到了三顆大石頭,雖然金針花不多,但綠油油的一片,襯以帶點雲絲的藍天,加上大石頭的雄偉,以及理想的晨光,非常多人在這裡攝影。另外,走上去可以俯看花東縱谷,視野良好,我們當然也不例外要走上去瞧瞧,順到拍照留念。很有趣的是,在下來時,還被某攝影協會的成員叫住,希望我們當他們的模特兒,原來他們希望在大石頭旁有人跳躍,為美麗的景色添加一些律動,果然專門攝影的和我們只是拍紀念照的就是不同,也算此行的小插曲;有時候,行旅中預期外的人事物,反而更增加行旅的趣味與回憶。

不過整個看下來,颱風真的為赤柯山的金針花帶來不小的影響,大部份的花田都僅見零星的花朵,因為被打掉太多的花枝,即便後長的花,也都會在被採收以減少損失(金針花的採收是採花苞),所以花田中不見大片花田,而汪家古厝花田中的觀景台也被颱風吹垮了。就連民宿的老闆娘都說,本來她不預期我們會來的。不過赤柯山的居民真的很貼心,還是盡量保留了兩小片花田不採收,讓遊客能小小體會一下滿片金針花的風情,所以遊客紛紛湧向這兩片金針花田中拍照,而事後同行的同事向另一去太麻里的同事分享照片時,被說赤柯山的花怎麼比太麻里多呢?美麗的假象,不過也顯示赤柯山的居民的用心。另一個必拍景點是汪家古厝-在三級古蹟的屋頂上曬金針,尤其這個場景可是被黑松沙士拍過廣告呢!而且我們很幸運,天氣很好,所以也有看到屋頂曬金針,不過人真的好多喔!

在來之前很多報紙的旅遊版都報導赤柯山及六十石山的金針花都被打壞,所以去這兩個地方的人最好多考慮,不過這兩個地方的人也在報紙上澄清,雖然金針花比較少,但她們不只有金針花,相信上山的人絕對不會失望。的確,很慶幸我沒有改行程,和我們的受友享受了一個美好的赤柯山。我一定還會再來的。



(圖片說明:左上是暮色中的金針花田;右側是汪家古厝的屋頂曬金針;下兩張是在刻意保留的金針花田中拍的,還是很有大片金針花田的美,尤其右下的那張,襯著遠方的中央山脈,真的很美。另外聲明,這幾張是我同事拍的,再一次感謝他們和我出來玩)

星期四, 9月 06, 2007

夏日花蓮行 - 銅門社區(慕谷慕魚)

花東縱谷有麼好玩的呢?比較知名的景點當然不少,有鯉魚潭、馬太鞍、赤柯山、瑞穗溫泉等,但其實稍微注意,從縱谷有許多往中央山脈彎的小路,而小路通常旁邊有一條溪,這些小路其實往往都通到一些很不錯的點,而且比起大景點,通常人比較少,這次要去的慕谷慕魚就是這樣的一個點。

其實我去年就和家人來過,不過那時只是進來走走,但那一次驚艷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在我心中,她可以說是花蓮排名前三的景點,來花蓮不去慕谷慕魚那真是可惜。不過慕谷慕魚可不是隨便可進的,一來此地為山地管制區,需辦乙種入山證(隨到隨辦),且有總量管制,上下午各300人;二來此地的路也不太穩,颱風或大雨過後,就可能因坍方而封路,所以能進去真的是很幸運。像此次的行程,就因封路而無法深入,實在有點可惜,附上幾張去年拍的慕谷慕魚讓大家瞧瞧吧!



(慕谷慕魚中,清水溪的風景,去年沒去到另一邊的木瓜溪)

雖然不能過管制站深入慕谷慕魚,但銅門社區另有精彩之處。不同於上次我們自己走走,因為人多,所以請了尚攸農園的主人-多用.馬上(TOYONG.MASAN)為我們導覽,事後想起,這真是此行最正確的決定。

到達社區後,第一站先到慕谷慕魚遊客中心,看簡介短片,以及多用為我們解說慕谷慕魚的歷史及現況,經由他的解說我才知道,慕谷慕魚是由南投春陽部落翻山而來的太魯閣族所建立的,而慕谷慕魚就是太魯閣族語對此地美麗山水的稱呼。另外,多用還教了我們幾句太魯閣族的問候語,很有趣喔!
Em Piyax Su Ho!此為男性間問候語,意為你強壯嗎?女性同胞請勿亂用,以免被人誤會有特殊目的。
Em Piyax Gong!此為上句的回答,就是我很強壯。
也可用Malu Su Ho!意為您好嗎?

看完簡介,多用帶我們去山刀老街逛逛,老街乍看不起眼,但真的還滿多山刀店,而我們拜訪「連茂鐵店」,在工作間中我們看到打鐵的用具,只可惜今天主人做禮拜去了,看不到實際打鐵。據多用說,因為這裡的水乾淨富含礦物質,所以非常適合打鐵,這也是為什麼銅門山刀為什麼那麼有名的原因。在展示間中則看到了原住民各族的刀具,各有其特色,而除了原住民的刀具,也有賣菜刀、花鏟等民生用品,品質看起來都很不錯。在此多用還告訴我們關山刀的故事,在太魯閣族的傳統中,只有出草過的山刀才能在刀子上以頭髮做為裝飾,頭髮的數目也代表了出草的數目,而目前社區中只有四把刀還有這樣的裝飾。

接著多用又帶我們去銅門電廠,為我們解說電廠的歷史,其中最讓我難忘的一段是,日本戰敗退走後,木瓜溪及清水溪上所有的發電廠均不能運作,但有個人硬是化不可能為可能,在短短一個月內讓所有電廠恢復運作,這個人就是孫運璿,真令人感嘆「典型在夙昔」!而離電廠不遠處,有一些紀念碑,紀念台灣第一次帶走多條人命的嚴重土石流,看著青水綠水,很難想像當時恐怖的情景,不過據多用說,此災為典型的人禍,是不肖政客官商勾結的山坡地開發所導致,但好像這樣的事在台灣還在繼續上演,令人難過。

接著是行程中的高潮,玩水。雖然不能進去管制區,但多用帶我們去另一個玩水的好地方-翡翠谷。經過狹窄的山路及古隧道,我們來到了翡翠谷,第一眼看到那人工攔沙壩所形成的瀑布,瞬間暑氣全消,下到水裏更是涼到心裡。在這一片碧水中,大家都玩瘋了,還利用瀑布做為天然的spa,讓人感覺身心都得到徹底的放鬆,真是太棒了。不過可能是肚子餓了,所以玩久了,竟會覺得有些冷,那就回農園吃中餐吧!中餐是多用太太為準備的風味餐,好吃到不行,有機會還要再來,而且聽多用說,明年他們就要有民宿了,我想明年的花蓮行就來打擾他們吧!



(圖片說明:左上就是風趣的多用;右上是多用為解說銅門電廠;下兩張都是翡翠谷,特別注意右下的天然spa)

ps:附上多用的網站(http://www.doyong.idv.tw/),想去慕谷慕魚的人可以找他喔!而且多用還會腳底按摩以及姓名學喔,多才多藝又風趣,絕對讓旅程更難忘。

星期三, 9月 05, 2007

夏日花蓮行 - 前言

好幾年夏末都想找同事一起去花蓮玩,順道去賞金針花,可惜一直都沒有機會成行。今年,剛好有同事離職去花蓮當實習教師,就趁著找她之便,和大伙來了一趟花東縱谷之旅。

我們的行程如下:

第一晚(8/31) 中壢-->花蓮吉安
第二天(9/1) 吉安-->慕谷慕魚(銅門社區,翡翠谷)-->光復糖廠-->赤柯山
第三天(9/2) 赤柯山-->馬太鞍(午餐)-->壽豐豐春冰果室-->花蓮市中華路買名產-->南方澳晚餐-->中壢

不過出發前兩個星期,正好有颱風從花蓮秀姑巒溪登陸,為花蓮帶來嚴重的災情,實在很怕不能成行,不是怕金針花太少,也不是怕慕谷慕魚封鎖,而是怕蘇花公路不通。還好出發前幾天,蘇花公路就已單線通車,讓我們得以成行。雖然金針花太少是個遺憾,但明年夏天我們還可以再來喔!



(圖片說明:在赤柯山看日出時照的,那片雲很像一隻狗,讓我想起我妹妹養的狗)

星期五, 8月 03, 2007

外傘頂洲行 之四 - 小鎮風情

此次行旅中,除了外傘頂洲令人驚艷,沿海小鎮的風土人文,也同樣讓人回味無窮。

外傘頂洲行 之三 – 無比的美味 鮮蚵

來去外傘頂洲路程上,我們經過了台灣的重要的海田-牡蠣(蚵仔)的產地,看到了滿佈的蚵架,也看到了辛勤的蚵農在採收蚵仔。有關蚵仔的知識及其養殖方法,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在此就不加以贅述,有興趣的可以上網查查。

206

(圖片說明:左上為垂下式的養蚵棚架;右上為插枝式的養殖法;中間兩圖均為浮筏式的養蚵棚架;左下為採蚵船,可以看到男生將從棚架上採下的蚵仔放到輸送帶,輸送帶將蚵仔帶至機器中以海水清洗,再滑出機器由女生收妥;右下為在海水中採蚵的婦女,很辛苦的)

星期四, 8月 02, 2007

外傘頂洲行 之二 – 踏上外傘頂洲

若你問我,對於外傘頂洲的印象是什麼?我會回你簡單3個字:沙、海、風

外傘頂洲行 之一 – 遊覽車上精采的課程

對於外傘頂洲,一直想去看看,但始終找不到機會,或是又怕自己去看也看不出什麼,也就一直拖著。直到劉(還月)老師辦了這次2天1夜的活動,更衝著能在外傘頂洲過夜,當然要趕快抓住機會以圓自己的夢想。

劉老師的行旅很特別,和一般旅行團截然不同:往南的車上,不但沒有卡拉OK,沒有影片播放,而且也不絕是讓你呼呼大睡到終點。為什麼呢?因為在這段車程中,我們就像上了一堂非常精采關於濁水溪與外傘頂洲的課,劉老師隨手拈來的一段,都讓因太早出門而想睡的我,捨不得去睡。而且聽老師一席話,也讓我驚覺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了解還太少。

星期二, 6月 05, 2007

070602 早起身體好

這個週末奉行「早睡早起身體好」,真的覺得精神比較好。但為什麼不多睡一會,而要早起呢?因為配合7-11的講座,我們伙伴及長庚的同學們要在7:00就到雙龍國小庇護站進行維護的工作,而且早點工作比較不會太熱,就當做是晨間運動吧!

雙龍國小庇護站的生態池在春天的生長季後,顯得欣欣向榮,但物種間難免有些差異,像是甜茡薺、大安水蓑衣等,長的就特別茂盛,擺出一幅要當老大的樣子,而第二池的水王孫也不甘示弱,也快要充斥整個池中,所以為了生態池的健康與保持她的多樣性,我們需要對這些長得太快的物種進行一些管理,就是拔掉啦!

分配好人手後,我們就下水了。7點多的太陽雖然還不是最熱的,但仍叫人有些吃不消,不過進到水裏就好啦,清涼的水使得工作不是這麼辛苦。有些人拔,有些人撈,有些人割,很快得一個多小時就過去了,但雖然只有短短一個多小時,大伙的成果還是不錯,已經清出很大一片了。不過當然,還有好大一部份,像大安水簑衣等,還沒有處理到,只有等到下次啦!



(圖片說明:努力的清,左邊是清除中,右邊是清除後的成果)



趁著下水的同時,也看看盛開中的蓴菜與眼子菜,尤其蓴菜的花,可是難得一見啊!



(圖片說明:左上是蓴菜的花;右上是從蓴菜葉子中冒出來的眼子菜的花;左下是野荸薺的花;右下是在小莕菜葉子上的蜘蛛)

接下來才是今天的重頭戲,分別是理事長李偉文以及饒老師和大家的分享。理事長主要是和大家分享荒野的理念與庇護站成立的願景。聽理事長的演講,總是能感到一份對環境的熱愛,對於環境保護的急切,雖然荒野也許不是那麼激進,但總是默默的在做應該做的事,就像庇護站的成立,希望能對台灣的不說話的原住民提供一個棲息地,不過當然,我們最終的希望還是不要有庇護站,而是能讓她們在原棲地好好的生活。不過,說真的,理事長的演說每每能提醒我加入荒野的初衷,讓我在想想個人能做些什麼,而且到底有沒有去做呢?

接下來是饒老師的分享,從她的分享中,你能了解台灣真是個寶島,就像她所展示一些最近學界才在台灣海域發現了很多新的海洋物種,在在都令人十分驚奇,但可能還有很多沒被發現,而又有多少是在發現前就已絕種呢?想起來就令人心驚膽顫。不過這正是舉辦這場講座的目的,希望透過對大眾揭靈台灣生態的美麗與所面對的危機,讓越來越多人能注意到這些議題,從而支持環境保護活動。

講座結束後,7-11基金又大方的提供一些獎品作為抽獎,也是對到場民界的一個感謝,活動就在摸彩中完美的劃下句點,期待下次的工作假期囉!

星期日, 5月 27, 2007

重新認識台灣 – 練習曲



剛以自助方式從吳哥窟回來,心似乎還留在遠方,甚至還想著下次出遊要去哪,連行程都在初步規劃了。

以這次的吳哥窟行程規劃為例,在規劃行程時候,最常去「背包客棧」這網站搜集資料,這個網站是專門為華人背包客成立的網站,資料頗為豐富,而且也常有其他地區的華人上次網站詢問台灣自助行的相關問題。不過有一天,我突然很好奇國外背包客的網站有沒有人討論台灣,以及是如何討論台灣呢?於是我先上Lonely Planet網站上的台灣討論版,想看看外國人是如何看台灣的。

看的心得有難過的,也有高興的:難過的是,從網站的討論看來,台灣提供外國人旅行資訊的管道(包括網站),比起別的地方要少的多,這樣要如何促進觀光產業發展,要如何達到觀光客倍增呢?也許現在的旅行相關行業人士,可以試著放眼這些客源,開創不同的生意,比起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吃到的大陸客,這樣實際多了。不過,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注意到台灣之美,真令人高興,其中又以墾丁、綠島、太魯閣、烏來、故宮是最常被提及的,有些討論之細,甚至是我這個台灣人都不清楚的,不禁讓我懷疑我是否真的認識台灣?

這個疑問,在看了電影「練習曲」之後更形強烈,對於台灣,也許我只是瞎子摸象,又或是管中窺豹,只看到她其中的一部份,還有很多是有待我去親近、去瞭解的。

「練習曲」藉著聽障大學生的單車環島之旅,帶著我們以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台灣的土地與人民。其中帶我重溫東海岸蔚藍的壯麗,帶我發掘品嚐海鮮之的八斗子,帶我一聽北海岸的濤聲,也帶我見證了海岸線突兀的”粽子”,也帶我一同哀嘆西南濕地的消逝。不僅如此,我也看到了奇特單親家庭,也了解為退休金而不得不提早退休的老師的無奈,更清楚台灣勞工在面對雇主突然出走的無助,但其中也有台灣人民虔誠,以及榮民們的思鄉情,繁此種種都是台灣人民生活的一部份。

在面對片中所呈現的不同景色與人物,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動點。對我而言,東海岸的綠地、藍天與藍海,那單純的美,令人心動。而這心動,以汽機車的速度而言,似乎很難完全感受,所以讓我也興起一股衝動,想騎單車到東海岸走一走。另外,在西部,主角走的不是西濱,而是一些鄉間小路,景色之美,也讓人讚嘆。但片中也清楚的呈現,台灣道路對於單車騎士的不友善,就像片中的的蘇花公路就是如此。

相對於景色的令人動心,各段人物的描寫,限於篇幅,而不是這麼深刻而有些流於浮光掠影。只有白沙屯媽祖出巡的那一段,印象比較深刻,台灣人的純樸與虔誠,在此一覽無遺,真的令人十分感動,這也是台灣很寶貴的資產。

不過,總而言之,雖然有些小瑕疵,但「練習曲」的確是重新認識台灣的好方法。

ps.: 看了「練習曲」而有的旅行小計劃
1. 短版:將單車寄到花蓮,然後從花蓮騎到台東,再把單車寄回。
2. 長版:將單車寄到花蓮,然後從花蓮騎到台東,再到屏東,最後到高雄,再把單車寄回。

星期四, 5月 17, 2007

2007吳哥之旅 - 巴揚寺 – 神秘與趣味兼具

說到吳哥窟或柬埔寨,最為人所熟知的印象應該是有「微笑的高棉」的佛陀頭像。那微笑,比蒙娜麗莎的微笑更神秘難解,佛陀到底為何而微笑呢?是悟道的拈花微笑,抑或看透人生的微笑,還是憐我眾生的慈悲微笑呢?沒有人能肯定,也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闇耶跋摩七世會建出了這個舉世驚艷的頭像?面對人們種種的疑問,頭像無言,靜靜的在皇城(大吳哥城)門口、在巴揚寺持續地微笑,在悠悠的歲月中,慈悲的看著柬埔寨人民。

對於我們來說,這微笑所帶來的神秘感從進城門就縈繞於心頭,到巴揚寺外遠眺最上層眾多微笑佛陀像時,又益形濃厚,直到置身於巨大頭像群中達到最高點,此時心中的感真的是難以言喻:說不出是終於能接近這微笑佛陀的興奮,還是對這微笑佛陀的敬畏,以致我也無言,只知呆呆的看著他,然後才拿起相機,奢離能將當下這莫名感動的千分之一拍下來。



157


(圖片說明:左上為皇城(大吳哥城)的南門,因為小吳哥在皇城之南,所以在看過小吳哥後都會由此門進皇城,而城門上尖尖的就是微笑吳哥佛陀頭像,而橋的兩邊為乳海翻騰的雕像,一邊是神在拉蛇,一邊是阿修羅在拉蛇;右上是神在接蛇的這一邊;左下為護城河,河的對岸有人在為馬洗澡;右下為城牆,據說還可以在上面騎腳踏車,而角落穿藍衣服的是管理公司僱用的清潔人員)



158


(圖片說明:左上是在側門遠望巴揚寺最高層的微笑高棉,而右上及左下則是近看;另外巴揚寺也有不少的天女雕刻,風格和小吳哥不同,不過精彩依舊,看看衣服及緞帶的曲線,那柔軟的感覺,已脫離原有石材的冷硬)

而除了精神上的震撼與感動,這微笑佛陀頭所顯示的歷史意義與工藝水準也值得留心。在歷史意義方面,這神秘的微笑代表了高棉(柬埔寨)的信仰由印度教轉變為佛教的分野,時至今日,柬埔寨的宗教信仰大多為佛教;不過印度教的影響還留著,比如說各遺跡的林伽(印度教中男性陽具的象徵,好像代表某位神祇)仍受人膜拜。另外在工藝部份,最令我好奇的是古高棉人如何將這麼巨大的石塊疊成這麼高?又是以多高超的雕刻技巧直接在疊起來的石塊上加以雕刻,要知道任何重大的錯失會導致疊石塊的工夫成為白費,甚至目前柬埔寨的專業者都承認有些部份是他們做不到的,這真的很難!不過這麼難的工法,不是僅見於巴揚寺,而是每遺址都用類似的工法,可說是柬埔寨古文化的特色,只是隨著朝代演進,所使用的石材而有所更替。

不過,巴揚寺可不只有這令人心醉的神秘,也有不輸給小吳哥的迴廊浮雕,而且相較於小吳哥充滿宗教意味的題材,巴揚寺的題寺則較有人味,刻了許多古高棉人的日常生活,充滿了庶民生活的趣味,使人便容易親近、觀賞。比如說下圖的鬥雞(左上)、鬥豬(右上)、比武(左中)、喝酒(右中)、煮飯(左下)及婦女生產(右下)等,人物生動活潑,充份展現古高棉人的生活細節。



159



除了庶民的生活,迴廊浮雕也生動地刻劃了高棉人與占婆人間的戰鬥,包括在洞里薩湖的水戰、以及來援的中國兵等,又是令一種趣味。



160


(圖片說明:左上為陸戰情形,高棉士兵沒有穿盔甲,僅著丁字褲,而角落倒在地上有戴帽子的是占婆人;右上為後勤部隊,用大象和牛車來運輸,右邊牛車下有一頭豬,左邊牛車下有人在煎藥;左中為後勤部隊中,婦女拿烏龜給出征的丈夫,好像烏龜在咬丈夫的屁股;右中一樣是後勤,不過注意看背景的樹上,有猴子在嬉戲;左下為水戰,戰士坐在船上,船下是描寫平民生活的另一段;右下是水戰中落水的戰士,化為鱷魚的美食)

星期三, 5月 16, 2007

2007吳哥之旅 – 小吳哥

小吳哥(Ankor Wat),我最喜歡的景點之一。甚至在這五天之旅中來了2次(第2天與第4天),因為她實在值得多花一點時間來慢慢欣賞。如果是跟團,雖然也許解說會比自己看來得詳細,但太快的看過去,也就僅僅是看到了,一些有趣、感性的點就被省略了,甚至是沒有時間讓你爬上須彌山(中央尖塔)。

小吳哥的清晨是熱鬧分凡的,似乎所有的觀光客都來這裡了,為的是看晨曦中的小吳哥,那日出襯託的五座高塔剪影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心目中的必拍,最好還能加上護城河或蓮花池的倒影,虛實交替,更是經典的不得了!不過對我而言,雖然因為天候不佳而沒有欣賞到日出中的小吳哥,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走在寬廣的中央引道,看著兩旁壯觀的護城河,忽然覺得自己好像一位朝聖者,因而興奮不已。

說實在,小吳哥可說是吳哥藝術的寶庫,不論你只是想看熱鬧,還是你想深入一點的了解,這裡可說最佳的入門,也是認識印度教藝術的好地方。首先值得觀察的是她的建築,特別是中央的五座尖塔,代表了印度教對山的崇敬,尤其是中間最高的那一座,代表了聖山-須彌山,對照之下,最外圍的護城河則代表了海,有山有海,小吳哥就是一個微觀的小宇宙。

而據說中間的須彌山是世界上高度最高的宗教建築(包括教堂、廟宇),這裡的高度是指建築物本身的高度,不過對此說法,個人是有點懷疑,先不論印度南部同為印度教的幾個高塔,就連中國有些寶塔的高度說不定也超過她。不過,不論是不是最高,她的高度還是令人感到渺小,特別是看著那大於45度通往最高層地方的陡峭階梯,更興起一種崇敬之心。面對這麼陡的階梯,上去時幾乎每個人都是手腳並用,下來時更是顫顫驚驚,但為什麼要建的這麼高又這麼陡呢?因為整個須彌山是神的住所,一般人是不準進入,以免打擾了神明,只有服侍神明的僧侶才得以進入,為的是每日的對神明的供奉。但對非教徒的我而言,站在這最高層,看著廣大的小吳哥遺址,心中有的不是對神的崇敬,而是滿滿對古人的讚嘆,到底古時候的高棉人是如何完成這遺世奇蹟的呢?



(圖片說明:左下為從荷花池看小吳哥的五個尖塔,有些塔上綠綠的部份是在維修;右上為壯闊的中央引道,但充滿了觀光客;左下為大家在等日出,可惜沒等到;右下為大家手腳並用爬向中央最高層,真的很陡)

除了建築本身,雕刻部份也很可觀,光是從最高層的迴廊中,每個轉角的天女即可窺見端倪-每個天女姿勢、妝扮都不同,卻也都栩栩如生,尤其那微笑是那麼的有感染力,讓人從心底覺得舒服。除了天女,每個柱子上的精美紋路以及千佛殿上柱腳與拱頂上各種不同佛像浮雕,還有不可不看、最精華的迴廊浮雕,再再都向我們展示了古高棉人的非凡藝術成就。

特別是迴廊浮雕,可以說是小吳哥雕刻藝術中的精華,就算是走馬看花的旅遊團,到了小吳哥也一定得會來逛逛。不過,如果真的要仔細觀賞,1~2小時絕對不夠,甚至得先做功課,這也是為什為我們會來兩次的原因。迴廊有四面,約共長600公尺,高兩公尺,其中的題材包含了印度教的創世紀神話-乳海翻騰、印度教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及「摩訶婆羅多」、以及天堂與地獄、印度教各神明,甚至還有高棉與占婆的戰役等歷史,人物之多,細節之繁,真可說是世界之最。

其中乳海翻騰 (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這一面是觀光團必看的,個人覺得可能是這個神話比較簡單,容易介紹。這個印度教神話是出自「薄伽梵往世書」,話說須彌山下的乳海下埋有長生不死的甘露。而阿修羅、神仙,和毗濕奴神合力攪拌乳海,以獲取這長生不死的甘露。毗濕奴神化成靈龜,頂著須彌山當作支點, 阿修羅和神仙分別列隊, 拉著五頭巨蛇(Naga)-九十二個阿修羅拉著巨蛇的頭,八十八個神仙拉著巨蛇的尾。巨蛇的身體,是攪拌乳海的巨纜。阿修羅有圓凸的眼睛,戴著有冠毛的頭盔。神仙則是杏眼,戴圓錐型的頭飾。神魔合力,握著巨蛇翻騰乳海,旁邊還有猴神哈努曼在協助。而攪拌當中的浪花則化為天女(Apsara)。翻騰了千年後,乳海攪乾了,因為磨擦產生的高熱,使水沸騰,魚、蝦、鱷魚紛紛死亡。乳海翻騰令巨蛇吐出致命的毒液,梵天神(創造之神) 要求濕婆神(破壞之神) 吞下毒液以保護眾神。甘露先在阿修羅的那邊湧現,阿修羅正要飲用時,天女以誘人的舞蹈吸引了阿修羅的注意力,使其忘了長生不死的甘露。神仙們趁著阿修羅們魂不守舍之際,搶過甘露一一服下。其中一個阿修羅,眼看甘露要被神仙喝完了,化身為神仙,排隊也喝了一口甘露.。甘露還沒喝到這個化身為神仙的阿修羅的肚子中,還只在喉嚨中時,天上的日神及月神看出來這個神仙是冒牌的,立刻砍下他的頭。這個阿修羅的身體馬上死去了, 但頭部已經喝到了長生不死的甘露,所以頭部並沒有死去。這個頭知道是日神、月神打的小報告,害他功虧一簣,於是恨之入骨,追著日神及月神,偶爾把祂們吞進喉嚨中,但是因為阿修羅的喉嚨已經被砍斷了,所以吞進去的日月神還是會跑出來,這就是日蝕和月蝕的原因。

下圖中,左上圖為毗濕奴神及其化成的靈龜在阿修羅與神仙的中間;而右上則是阿修羅,左中為神仙,可以注意阿條羅與神仙的不同;右中為神仙這端最後一位,是來幫忙的猴神哈努曼;左下為乳海中的水族,因攪拌而死亡;右下為浪花所轉化而成的天女。




另外,羅摩衍那的故事也很有趣。話說毗濕奴共有10個化身,其中一世為印度阿逾陀城的王子羅摩(Rama)。羅摩為人善良、正直、勇敢、忠誠,而且得到天神的庇護,賜予他各種各樣神兵利器,所以他能夠殺死兇惡的妖魔鬼怪。但在他要成為王儲的前一天,嫉妒他的人暗施奸計,迫使他跟妻子悉多(Sita)和弟弟羅什曼那(Lakshmana)離開王宮,流放到渺無人煙的森林中生活十四年。十年艱苦的隱士生活好不容易才過去,可是不幸還未到盡頭。魔王羅波那貪圖悉多的美色,要把她搶回來做自己的皇后。他趁羅摩兩兄弟出外打獵時,把悉多擄劫到到自己的王國楞伽城去。羅摩日以繼夜追尋悉多的下落,後來得到猴王須羯哩婆(Sugriva)、猴神哈努曼,再加上千千萬萬隻猴子的幫助,用樹木和岩石在大海之上築起了一條超過七百哩長的大橋,渡海去攻打楞伽城,把這座不倒的羅剎之城重重包圍,最後打倒魔王,而救回悉多,並回國接受王位。

而迴廊北翼西端即生動描繪了此史詩中的最後一戰-楞伽之戰,下圖左上為羅摩先幫猴王須羯哩婆解決篡位者;右上為猴神進攻楞伽;左中為魔王羅波那,左下為羅摩彎弓站在猴神上進攻,旁邊為其弟羅什曼那;而楞伽之戰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猴子大軍的表現,右中和右下是其中一小部份,可以看到猴子大軍又咬敵人頭,又咬敵人屁股,實在很好笑。據說西遊記的孫悟空形象就是受了猴神哈努曼的影響呢!




說了這麼多,還不到迴廊浮雕的1/10,能看的實在太多,只恨自己功課做的不是很夠,腦袋容量太小記不了太多。總而這之,這裏真值得多花一些時間來細細品味。最後再讓大家看看影響中國地獄觀念的印度教地獄。左上是閻摩(梵語中為捆綁之意,即為捆綁有罪之人),其座騎為牛(印度神明均有其特別的座騎),右上為閻摩在審判,左下為有罪之人被丟入地獄,左下為刑罰之一針刺地獄。




ps. 浮雕的照片可能不太清楚,沒辦法囉,一來尺寸縮小了,一來技術有待磨練。不過如果有人想看原圖,可以點圖兩下,會有比較大的圖

星期一, 5月 14, 2007

2007吳哥之旅 – 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Tonle Sap),東南亞第一大湖,暹粒省的漁產來源,而對於吳哥王朝,其重要性,就像尼羅河之於古埃及,可以說是王朝的經濟命脈。

但對我而言,最特別的是這個湖的水位的漲跌。洞里薩湖是湄公河的支流,但和出海口相反。而每年東南亞的雨季時,豐沛的雨量加上最上遊的喜馬拉雅山麓的雪水,這麼大量的水無法順利的從出海口宣洩,於是河水逆流至支流而到了洞里薩湖,如此使得洞里薩湖的面積可以是乾季的快2倍,真的也算是一種自然奇蹟。

雖然此次的造訪並不是在最高水位時,但她的廣大也是蠻令人震撼的。身處湖中,四方望去,無邊無際,猶如置身於海上(雖然這片海不是藍色,而是褐色),難怪有人稱她為「淡海」。

在淡海之上,散佈了許多”靠海吃海”的水上人家,母親說看到這些水上人家,就想到了「地海彼岸」中的「開闊海洋之子」,終生以海為家的海上民族,但我想到的則是,這些水冮人家的飲水要從那來呢?(事後,和司機聊天問到此事,她說有錢的會買水,但大部份還是直接用湖水,但有沒經過處理呢?他並未說明)。

而進入水上人家的區域時,就會有許多船靠近來兜售飲料及飾品,甚至也有一些是划著大輪胎的小孩子靠過來兜售或要錢。除此之外,湖上還有許多專做觀光客生意的休息站,甚至還有外國人開的水冮餐廳。我們接受船夫的建議,在其中一個休息站休息。雖然休息站本身不是很特別,但吹著湖上的涼風,看著湖面冮的水鳥此起彼落,加冮旁邊悠然而過的船隻,柬埔寨的悠閒令人心曠神怡。本來就想這樣坐著直到日落,但中午僅吃了飛機餐,所以肚子餓了,因此還是回市區品嚐柬埔寨小吃吧!



152


(圖片說明:左上為搭船的碼頭;右上為水上人家;左下為賣飲料給我們的一家人,小朋友可厲害,還會叫我多買一罐給船夫;右下為水上教堂,其實不只有教堂,還有水上小學,小學還有水上藍球場,厲害)

星期六, 5月 12, 2007

2007吳哥之旅 – 序

經過了快3小時的航程,一下飛機,撲面而來的熱浪提醒我已經踏上了柬埔寨的土地,但心中仍有一些不真實感,不過隨著通關的等待,這份不真實感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興奮。

其實這次年假,本來想和同事一起去馬來西亞爬神山的,但神山實在太熱門了,訂不到山上的住宿,所以只得作罷。然後因為同事、妹妹等都以自助方式去過吳哥窟,剛好旅行社又有機加酒的自由行特惠,所以就帶母親來看看這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吳哥窟。

不過說實話,此次機加酒特惠(搭配吳哥航空-唯一台灣直飛暹粒的航空公司)有好有壞,好的是不必轉機,省掉一些麻煩,但比較不好的是必須配合團進團出,所以行程不能更改,也不可能待久一點,不然個人覺得應該待久一點,因為吳哥窟是要慢慢品味的,要慢慢的欣賞那建築的宏大,要慢慢的欣賞那深雕的精緻,要慢慢的體會當地人對宗教的虔誠,要慢慢的體會當地人生活的悠閒,5天真的太趕了一點。如果可以,我真希望這次是轉機來的,這樣就能多待1~2天了。

但不論如何,吳哥窟真的值得來走一走,尤其特別適合自助,才能在悠閒的步調中體會吳哥的興味,我想這次的遺憾,我會再找時間來補的。

附上這次初略的行程:

Day 1
中正國際機場搭吳哥航空(實際是遠東航空的飛機與機員)
抵達暹粒國際機場
洞里薩湖遊湖
宿 吳哥之星旅館(3星,機加酒行程所含)

Day 2
小吳哥等日出(沒有等到),加上逛小吳哥
大吳哥 (即皇城區的古蹟)
小圈行程 (Small tour)

Day 3
班蒂斯雷
卡巴斯賓山
大圈行程 (Grand tour)
改宿BeQuest (GH)

Day 4
羅洛斯遺址區
喀拉凡寺
小吳哥
巴肯山

Day 5
西美朋
Aku遺跡
搭機返國



151

(圖片說明:暹粒國際機場)

星期四, 4月 19, 2007

手紙 – 感人至深、鄭重推薦

「哥哥為了我,不小心殺了人。但正因如此,之後,我的人生充滿了歧視,不再有夢想,整個人生都變調了。雖然血緣是天生,兄弟之情難以割捨,但我不想女兒未來的人生和我一樣受到影響,我很想捨棄你,把你忘掉。哥哥,對不起。」

「弟弟,實在抱歉,哥哥做了蠢事。但我不知道原來我的存在,我的信,是你的包袱,也延續了緒方先生的傷痛。只是,是不是這世上已經沒有我存在的空間,也沒有生存的意義呢?」

「小直的哥哥在獄中一定很寂寞,就像我之前在孤兒院一樣,小直應該去看看他。不過,想到美紀被人家叫做殺人犯的小孩,真讓我心痛。我不想逃避,但我該怎麼辦?」




手紙(此為日文漢字,意思是信)描述犯罪者家屬在社會所面對的種種歧視與不公平對待,加上親情兩方牽扯的難題,讓人看了為之心酸,可說是最近台灣上檔日片(其他為現在 只想愛你、淚光閃閃、以及幸福的三丁目)中最催淚、最感傷的一部。

以往,我很討厭(甚至到痛恨的地步)一種試探性的問題,就像是:當妻子和媽媽一起落水,你又只能救一個人,那你會救誰。我覺得這真是個殘忍又愚蠢的問題。但片中的男主角似乎就面臨這樣的處境,到底是要繼續與哥哥通信,還是切斷這份連繫,以保護女兒的未來。也許理智的人會想,反正哥哥是無期徒期,還是顧女兒要緊吧!但我想對於正常人而言,應該是兩難的抉擇,尤其是主角自小是和哥哥相依為命,對他而言,那一個決定,心中都在淌血吧!

在片中最讓我動容的有兩幕。一幕是緒方先生(受害家屬)給弟弟看他收到的最後一封信,訴說弟弟不要他寫信,他才知道自己信帶給緒方先生的困擾,因此不會再寫了。此時鏡頭帶到放風時的哥哥,無聲的望著天空,那是一張對自己存在有極大的懷疑的臉,空洞的眼神,看不到一絲希望,也沒有任何生機。在這種情況下活著,也是一種無盡的折磨吧!

事後回想這一幕,我想到了一個議題:死刑的廢除與否。尤其中國傳統是「殺人者死」,需要以命還命,所以很多人反對廢除死刑。我就突然想到在哈利波特有一集中,鄧不利多校長對佛地魔說:「你永遠不懂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沒錯,多數的人都像佛地魔一樣,認為生命最重要,所以一命換一命是應該的。但想想看,像哥哥這樣毫無希望的活著,僅僅是活著而已,個人認為反而是個煎熬,倒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即便日後僥倖能得到假釋,也許怕連累弟弟,反而更沒有容身之處,更可能像刺激1995中的出獄人一樣自殺。

另外讓我動容的一幕是接近結尾的高潮,弟弟偕朋友到獄中表演以慰勞受刑者,表演當中兄弟終於四目相望,看到彼此,哥哥在台下哭得涕泗縱橫,那是怎樣的心情,普通如我的人生,很難想像,只希望這次看到弟弟能給他撐下去的一點希望。

看完本片,我不敢偽善的說,從此我不會以有色眼鏡來看更生人或犯罪者的家屬,但我希望如果真碰到這些人或其他受歧視的人,我希望我能想到這部電影,從而多一些包容。

最後,再一次強烈推薦大家去看這電影,真的是一部感人的好電影。

另外,結尾由小田和正唱的歌很好聽,要聽完,不要太快起身走掉。(附上連結欣賞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