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27, 2013

131123-24 糖之旅:甜蜜蜜的糖品小吃

說完青蛙,身為正角的糖也該上場了。黑糖(蔗糖)和麥芽糖當然是主角,不過這兩款基本糖在課堂上老師已經說得很詳細了,也就不多說了,想談的是這次旅行中邂逅的幾款糖品小吃。

椪糖 (台南)
椪糖乍看之下很像餅,但其實組成完全是糖,很奇妙的一種糖品小吃。其製作原理還滿簡單的,就是加熱砂糖或黑糖使其焦糖化,而有特殊香味(不可過頭,否則會變苦),然後加入小蘇打等材料,因其遇熱會分解出二氧化碳氣體,就會膨起來,而形成椪糖的形狀。當然講的容易,火候的控制、加小蘇打的時機等,都是要靠經驗來掌握的,不過當然也沒想像中的難。[1]

所以依理論來說,這次看到的小氣攤販,說加的是梅子粉,我是不太相信啦,不然氣體要從哪裡來?對椪糖有興趣的人,不必再到那一攤,可以到赤崁樓對面等等看,有一個老婆婆也再做椪糖(如下圖),還是用碳火喔,而且會大方的讓你看、讓你拍照,不然孔廟附近還有可以DIY椪糖的小店。

sugar01
(照片解說:製作椪糖的步驟,1. 加糖和少許的水;2. 開始加熱;3. 加熱至沸騰,並到一的稠度;4. 取下放涼,並持續攪拌,此時就加入小蘇打粉;5. 開始椪起來了;6. 再加熱一下,讓底部的糖軟化,以方便取下)

同場加映 – 椪餅
同樣是椪,但椪餅則不只是糖,而是有用麵粉形成外圍的餅層。台南人也稱其為月子餅,是女性做月子的最好甜點。

sugar02
(赤崁糖的椪餅,標榜用黑糖,而不是用白糖做的)

花生糖 (台南)
花生糖到處都有,只能說這一攤的花生糖還滿實在的,真的是好吃。

查了一下資料,花生糖的製做同時用到麥芽糖和砂糖,而且調整兩者的比例即可以調整成品的軟硬度。因此像這攤這麼軟,延展性這麼好的,是放入較多麥芽糖呢,還是因為火烤的關係呢

sugar03
(照片解說:製作步驟,右上角-先把花生糖烤一烤;左邊-再來把花生糖輾得既扁又平;右下角-折疊與分切,加香菜超好吃的)

冬瓜糖、冬瓜茶 (台南、延平社區)
冬瓜茶是來台南必喝的一味飲料,夏天來一杯真是爽快。做法見下圖(延平社區提供)

在製作過程中,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要浸泡石灰呢?網路上有人說是讓石灰比較硬,才不會煮一下就爛了,但其實浸泡在鹼性石灰水裡才會破壞纖維吧!也有說法是殺菁,但冬瓜本來不用殺菁就能吃,為什麼做冬瓜糖反而要殺菁呢?

我個人認為這個說法比較有道理:泡石灰水是為了創造鹼性的環境,讓冬瓜在後續的製程中能反應產生特殊胺基酸,也才能有特殊風味,所以我們喝的冬瓜茶才不會是甜的冬瓜湯[2]。有趣的是,甚至有人的碩士論文就是再研究各種因素對於冬瓜茶風味的影響[3]。小小一杯冬瓜茶,學問可不小呢!

sugar04
(延平社區所掛的冬瓜露做法)

北港飴/新港飴 (北港)
這個點心的歷史也很妙,新港的兩家店在爭誰是原始,但北港的又說他們才是真正的起源,也許考據一下,看看兩地發展的歷史先後,也許就能定論吧!撇開這一段,花生口味的北港飴真又香又甜。

北港飴的原料中不只有麥芽糖和砂糖,還要加入多醣類的澱粉,有人用太白粉或麵粉,日發製飴店則標榜用自己磨的糯米漿。而正是這多醣類的加入,讓北港飴/新港飴在室溫下較硬而能單獨成形的原因。[4]

不過在網路找資料的過程中,到是看到關於北港飴的有趣吃法:(1)直接吃;(2)火烤趁熱吃,香香軟軟不錯吃;(3)丟進紅豆湯等料理中,紅豆湯就不必放糖,甚至會有芋圓或湯圓的類似口感;(4)加入剉冰中,但北港飴遇冷會變的比較硬或脆;(5)我認為最怪的吃法,用炸的,但不是直接炸,因為會化掉,所以是搭配的,網路舉例是蝦球炸好後,趁熱把北港飴塞在其中,有興趣的可以一試。

sugar05
(日發製飴店的製作過程)

雖然程度不嚴重,但基本上我也是個啫甜的人,所以這次旅行除了嚐到真正的黑糖和麥芽糖外,又吃了這麼多的甜品小吃,真是太幸福的一次旅行了。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