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桃園的郊山或中級山中,白石山不算是最有名的幾個,論人潮不如北桃的虎頭山及南桃的石門山,而在登山界中可能知名度又不如東眼山、拉拉山等。但不知如何,我就是很喜歡白石山。可能喜歡她的人不多但也不會走半天不見人影;可能喜歡她離我家很近,半小時的車程就到了;可能喜歡她每次帶給我的驚喜,我永遠都發現新東西。這種喜歡甚至已經變成了一種制約,就像每到3月底,就想著去看金毛杜鵑,想去就去吧!
不過多變的白石山又給了我不同的經驗。走到稜線,只看到零零落落的花朵,竟然大部份的金毛杜鵑都已經謝了,天啊!今年怎麼這麼快,去年這個時候才剛要盛開呢!難道真如新聞所報導,今年是反聖嬰年,所以天候有些奇怪,因而導致植物花期的不正常。希望這只是我的杞人憂天而己。
雖然稜線上的金毛杜鵑都已經謝了,而西施花又還沒開,但不要失望,山徑上許多植物的花顏早就讓我們心滿意足囉!像是正常報到的耳挖草(印度黃芩),除了稜線上,一路都可以看到,仔細看她的小花,她的花紋可美得呢!
但最叫我驚艷的是烏皮九芎,早在產業道路的某些段落就看到她一地的落花,白石埤登山口附近的斜柀,她的?影更是常見,而且是觀察的好地點,可以好好的看看她成串的白色花朵,黃色的花藥,以及近似菱形的葉片。斜坡附近除了烏皮九芎,也有不少的三斗石櫟,冒出了不少紅色新葉,可說是為枝頭增添不少春意。再上去一點,則看到了三年桐以及泡桐的落花,但不管再怎麼努力,也找不到樹上的花,不知是已謝光了,還是自己眼力太差呢?另外,一些晚熟的台灣山桂花還在開花喔。
上得稜線,除了稀疏的金毛杜鵑,雙面刺和拔契的花開得可正熱鬧,而青剛櫟的新葉則迫不急待要露面,還有一株開白花的台灣梣,放肆的花朵將樹冠弄成了一朵白雲。在要下切的叉路口,幾株山薑已經含苞,不久即可一睹其花顏了。下到白石下,除了先前提到的耳挖草,冷清草、早田氏鼠尾草、台灣及己(四葉蓮)、柚葉藤也都將其最美的花顏展露出來,以饗踏青客的辛勞。
誰能說這不是一次驚喜的旅程呢?感謝白石山給我美好的春日。
ps: 再次說明,一大半的植物名稱是回來查書或在網路上問來的,我是很肉的。
(圖片說明:上左是烏皮九芎的花;上右是掉在地上三年桐的雄花;中左是金毛杜鵑;中右是雙面刺的花;下左是耳挖草;下右是早田氏鼠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