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03, 2007

外傘頂洲行 之四 - 小鎮風情

此次行旅中,除了外傘頂洲令人驚艷,沿海小鎮的風土人文,也同樣讓人回味無窮。



德興社區

德興社區是居民在22年水災後搬到此處所建立的,建立時可是有所規劃,所有房屋均座北朝南,且房屋面寬也都相同,加上棋盤式的巷弄,使得社區有一股簡單整齊的美感,加上多數保存的不錯舊式三合院,更讓社區呈現難以形容的純樸之美,可以說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舊式村落。只可惜有幾戶改建成2樓以上的較現代樓房,算是一點小瑕疵,不過瑕不掩瑜,德興社區還是值得來走走。

除了村落的建築,德興社區還有一樣東西也很出名-槺榔掃。在早期,槺榔掃是家家戶戶都會用的掃把,尤其在南部,而且因為它比較不會掉枝掉葉,所以比竹掃把等其他掃把還好用。甚至在民俗中,如果有人搬新家,入厝時也會準備一把沒有剪掉葉尖的槺榔掃(又稱天地掃),可以掃去不乾淨的東西。在其全盛期,德興社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在做槺榔掃,為此社區週邊種了很多槺榔(就是台灣海棗),直到現還可以在社區附近看到一大片的槺榔。

不過,進入工業化時代後,塑膠掃把取代了槺榔掃,社區中也就沒有人再做槺榔掃了。還好最近的社區營造中,社區的民眾又重拾這古老的技藝,請出社區的老人們傳承這項技藝,甚至還可以做成飾品,希望能延續這項技藝,甚至注入活水。


208

(圖片說明:左上及右上均為純樸的德興社區;左下為阿嬤為我們示範原尺寸的槺榔掃的製作;右下則為小尺寸槺榔掃(飾品)的製作)

東石

車子進入東石市區,熱鬧的街道上,兩旁的房子訴說著這個鄉鎮的長期大患-地層下陷。整個街道的騎樓高低不平,較舊的房子因長期地層下陷而比較低,後建的房子則是為了日後的下陷做準備,所以建的很高,而據老師說,連我們車子走的這條道路,都因地層下陷過於嚴重而再填土其上。而這個情形越近海邊就越明顯,我們看到了泡在水中的墓園,看到了因地層下陷而鹽化的土地,也看到了河堤外的土地比河床還要低,更令人吃驚的是,海堤內的土地也比海面低,也就是整個東港是靠海堤保護的,萬一海堤有什麼事,海水就長驅直入東港了。

面對這一切,說實在,還滿震撼的,不是不知道西南沿的地層下陷問題,但從沒實地看到,而且沒想到問題比我想像的還要嚴重。當然我不是決策官員,也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看著東石的居民只能自力救濟將房屋墊高,我不禁想到底政府對這個問題有沒有認真為人民想過呢?也許有,而我也希望有。


209

(圖片說明:左上為泡在水中的墓地;右上圖中,注意小朋友站的平台,高出地面甚多,這是建高一點,好應付日後的下沈;左下圖中,照得可能不是很明顯,但左半邊的海面確實比右半邊海堤內的地面來得高;右下圖更清楚比較,左下方小廟的地面比路面要低,建立的日期是最早的,而後方(中間)的鐵皮屋地面則和路切齊,再後面的廟則高出地面甚多,是最慢建的)

除了看到地層下陷的證據,劉老師也帶著進行了一小段的宗教之旅,對於不喜歡拜拜,也很少接觸宗教的我來說,這一小段的宗教之旅,讓我了解宗教中也含有很多知識,不是光拜就好。就像在型厝村,在前往海堤時,在大廟前,在路旁都可以看到比較小的廟,廟前有插旗子,以前要不是沒有注意,就是一律以為那是土地公廟,但經老師解釋,我才知道那是五營系統(東營、西營、南營、北營、中營),各營各有其旗幟與顏色等,而且此系統在中南比較常見。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知識系統,而且好像很複雜吔!

而在笨港港口宮,又是另一個體驗。先說到港口宮,主祀媽祖,雖然對我來說,也許不如北港天后宮來的有名,但她可是北港溪附近十七鄉鎮的漁民的信仰中心,也是重要的媽祖廟之一。而幸運的,我們去的時候,剛好有法事,廟外誦經的道士們是福祿派的(七大門之一),而廟內則有仿慈惠堂系統(媽祖派下)的乩童在向媽祖報告,另外離廟較遠的地方又有另一派的道士在做其他的儀式。老師講解的很清楚,可我聽的頭很大,畢竟很少接觸這一方面。

看完港口宮後,本來要去看富安宮的義愛公(日本王爺),這可是台灣難得拜日本人的廟:「義愛公本名叫森川清治郎,是日本神奈縣人,卅一歲,西元一九零零年時來台,擔任台南州東石郡副瀨庄的巡查。他具有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見村民們生活困苦,經常自掏腰包,每個月的薪水都用來濟貧解困,他的妻子只好到田裡撿些蕃薯葉回來煮,當三餐吃,因此普受居民敬愛。但他必須執行上級的命令,對殖民地的百姓催逼苛捐雜稅;而他親身所接觸的村民,生活卻是如此困苦。不執行,抗命!要催逼,又於心不忍!上級的壓力心裡的掙扎與痛苦,使得他最後走上自殺之路!死時只有三十三歲。居民感念他的大恩大德,遂為之雕塑金身,奉祀於富安宮,永遠為後人所膜拜!」(以上資料摘自東石鄉公所網站)所以囉,只要真心為人民,管你是什麼民族,民眾都會感受到的,現在的政客好好想想吧!

不過去富安宮的路不通,所以就改去福靈宮看鐵嘴將軍。福靈宮主祀觀音菩薩,不過特別的是有鐵嘴將軍:一門古炮,全台唯一在廟裡受祭拜的炮。但在廟的外面,看著改建過後的廟,老師有感而發的說道,不只是消費用品等市場被中國攻佔,就連廟宇的石獅、龍柱等,現在也都是從大陸進口了,因為便宜,但卻使整個廟看起來很匠氣,而失去其美感。也難怪的台灣的藝師都沒有工作而漸漸凋零,可惜了。

看完鐵嘴將軍後,就要打道回府啦,真的很感謝劉老師辦的這麼豐富的行旅,我想我下一次還會繼續參加您的活動。謝謝!


210

(圖片說明:左上圖為一正在製做中的王船模型,這是我們一大群人走過東石街道時,發現有一位先生正在做王船模型,做得很不錯呢;右上圖為同一街道上,趁暑假在家幫忙的少年,他在把牡蠣殼打洞,好能綁成一串;左下圖為中營將軍廟;右下圖為港口宮外福祿派的道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