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雖然要事先仔細規劃,但有時意外帶來的驚喜,卻讓人久久不能忘懷。這次的台江之旅就有這一個意外之喜,這個意外是在驅車前往四草大眾廟時遇見的:老師眼尖,看到旁邊的魚塭有著活動,立刻請司機大哥停車,下車一看,原是正在趕虱目魚。
為什要趕虱目魚呢?因為同一水池,在虱目魚的不同成長時期,能忍受的密度不同,打個比方,一個能容納1000尾魚苗的水池,只能容納700尾小魚,或是500尾中魚,或是300尾大魚。那當魚長大後怎麼辦?明顯的有兩個作法,第一個作法就是從一開始就只養300尾,但這樣在養魚的前期,空間利用效率太差。所以虱目魚的養殖也發展成分階段負責,有些魚池負責把魚苗養到小魚,有些負責養到大魚。而今天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負責前段,把魚苗養到小魚(甚至中魚)的小型養殖戶,而趕魚是為了收成,以便賣給大型養殖場,繼續下一階段。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如下圖的景像,主要是將養大池的虱目魚,以圍網方式漸漸趕到與大池相通的大水溝,如下圖左上。其實這個時候趕魚已近尾聲,看到這麼大的池,可以想見他們是多早就開始在趕魚,那時我們都還在夢鄉呢!而如下圖右上,可以知道水深不高,約50公分多而已。從資料看來,這應是淺坪式養殖法的魚池,這種養殖法是比較早期所用的,雖然管理方便,但抗寒能力差,所以現多為虱目魚養殖前段在用而已。但因虱目魚極不耐寒,攝氏14度以下即有被凍死的可能,魚苗和小魚更是脆弱,所以前段的養殖都是趁著春夏季進行的,就像現在,夏季末期,就得趕快賣給大養殖場的深水養殖。趁他們還在趕魚的時候,看看旁邊的情況,如下圖,所有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呢。左上是大水溝中已架好的網子;右上是準備來載魚的卡車已經在待命了;下面兩張都是要用的工具,怎麼用,等下就知道了。將魚都趕到大水溝後,兵分兩路,一路在收魚網。魚網可是重要的工具,要好好的收,不能馬馬虎虎。另一路則是繼續趕虱目魚,將大水溝中的虱目魚趕所架設的網子當中。大水溝分兩段,先趕前段,不要小看他們,在水中拖拉魚網,可是很費力的,尤其後面那位,仔細看他身後的網子內滿滿的魚,拖起來更是費力。其實我還滿想下去體驗的,但我知道,我笨手笨腳,只會去亂,還是別鬧了。第二段,繼續拖,繼續趕,就快到所架設的集中網了。仔細看,大水溝的水明顯水池的水要來的深,據資料顯示,在早期以淺坪式養殖為主,水池旁都會挖這麼一條深溝,叫做越冬溝,而且可是講究方位的喔。另外,我想這個深溝也是讓淺池能夠從外面潟湖引水進來吧。幾乎所有的魚都趕到集中網內了,剛始要來算魚了。下圖中的左上、右上、左中,他們以竹竿勾起網子,就能將整網子截成一段一段,一段是原來的魚,一段給篩選過的魚,一段給算魚用,真是聰明。而右中和左下,我們終於知道剛才看到的工具中,兩個球形工具是作什麼的?是用來篩選大小的,尺寸太小的魚就會被篩出而被留下,只有夠大的魚才能賣出。篩過的魚,繼續有人以杓子來計數,如左下和右下,數魚的人手中拿著籌碼,每數一百隻,就丟一個籌碼到水面,到最後,算籌碼的數目就能清楚有多少魚了。養殖池的老闆說,今年的魚價還不錯,祝他有個豐收年了。
後記:
虱目魚名字的由來也很奇特。民間傳說鄭成功在安平沿岸巡察時,向正在採捕魚苗的漁民問:「什麼魚」?(台語發音),漁民在極度緊張之下,誤認為鄭成功把魚取為「什麼魚」,於是台灣漁民的祖先就把這條魚叫為虱(蝨)目魚(台語音)。但這應該只是眾多附會鄭成功的傳說之一罷了。
事實上,連雅堂的台灣雅言記載:「麻薩末番語也,產於鹿耳門畔,漁者掬其子以畜之塭,至秋則肥,長及尺,相傳延平入台,始有此魚,因名國姓魚,而台北之魚,亦曰國姓魚」。據說「麻薩」是西拉雅族語中的眼睛,以標示虱目魚的眼睛特徵。
但據日本人的考證,虱目魚的荷蘭語為Sabahe,音亦近薩末,甚至中南美洲一些國家對虱目魚稱呼的音也很近於此,故虱目魚亦有可能係外來語的轉音。甚至,據荷人施士德 (Schuster)所著「爪哇之鹹水養殖」中,記述印尼在西元 1400年以前(距今已 600 年)已經有虱目魚塭。所以虱目魚的養殖說不定不是鄭成功引進的呢!
我想,把這段歷史以及虱目魚名稱的緣來弄清楚,說不定也可以是一篇短論文呢!
附錄:提供兩個不錯的資料網站
虱目魚的特色及養殖
虱目魚的文獻探討
星期四, 9月 03, 2009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看起來好好玩哦!也好有趣!你的行旅不但放鬆心情,還能擴增許多知識,進而讓我們對環境週遭的人事物有更多的敬意,這樣的活動真是好處多多!!
不過你倒是也挺特別的,喜歡將一件事從頭到尾弄清楚,真的挺有研究的精神!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