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上篇,利用釣毛蟹的手法,收獲看起來還不錯,但釣毛蟹的方法畢竟費時、費工,所以傳統上抓毛蟹的方法還是以毛蟹罟為大宗。利用毛蟹罟來抓毛蟹,是利用毛蟹的生殖洄游習性。每年白露冬至之交,成熟的毛蟹就會從生活的溪流上游開始往下游遷移,而回到河口淺海處,要到鹽度高至千分之三十左右的水域才會停止,此時毛蟹開始交配、產卵、孵卵。
母蟹完成受精卵,黏在它她的腹節附屬肢上,予以保護。大約2到3週左右後,這些卵就孵出水蚤幼虫,馬上就離開母蟹,在海水中浮游生活(浮游生物的成員之一),幼蟲再經過五次退殼就長成大眼幼蟲,然後再下沈至海底蛻變成幼蟹,而進入底棲生活,下海底後,這些幼蟹就開始沿著沙灘尋找河口,找到了就逆流而上爬回老家,又過了一年長大成熟時,他們便重演上述的生活史。而青毛蟹的生活史也是如此,只是時間略為不同,它們是清明過後開始往河口遷徙,準備繁殖,所以達仁鄉的毛蟹會在春末夏初舉辦。
因為毛蟹會順流而下往河口前進,所以漁人在河道上設置「毛蟹罟」直接誘捕,不需任何的誘餌。但什麼是毛蟹罟呢?就讓阿聰大哥為示範製做毛蟹罟吧!
毛蟹罟是個兩截的構造物,我們先來做前段。而以往的毛蟹罟都是用竹子編的,現在有了更耐用、更方便的材料,所以都改用鐵絲和塑膠網了。首先將鐵絲做成的環狀物和塑膠網搭配(如下圖左上),而塑膠網不是只到鐵環,要更多一點,因為使用時要做固定用。算好大小後,用線綁好(如下圖右上與左下),綁好的成品如下圖右下。綁好的塑膠網要搭配鐵環,先試試看(如下圖左上),待位置無誤,也是用線將鐵環綁在塑膠網上(如下圖右上)。綁好鐵環後,要把尖端剪開(如下圖左下),剪出的洞要讓拳頭能伸出(如下圖右下),目的是讓毛蟹通過。如此,前半截就完成了。接著做後半截。同樣是用鐵環與塑膠網,不過後半截的鐵環要比較粗勇,前半截的鐵環只有二圈的鐵絲,後半截則有四圈。一樣是算好位置,用線綁好,但形狀不是前半截的角錐狀,而是袋狀,而且袋狀底部的封口,是用比較粗的線,不但要封的緊,還要易於打開。接著是要把兩截組合在一起,最後的成品就如下圖的最下兩張照片,毛蟹順流而下爬到前半截,通過洞而往入後半截,結果就出不來啦,而收毛蟹就從後半截的底部打開來收。但不要看阿聰大哥做得輕鬆,光是綁那些線,就會讓手痛的很。我想,現在做個毛蟹罟都這麼費事,以前用竹子來做就更辛苦了,如果有人家裡有竹子做的毛蟹罟,真的都可算是寶了。做好毛蟹罟,當然不是擺著好看,我們要實地去溪流設置毛蟹罟。設置毛蟹罟,首先要選擇好地點,這就要靠經驗以及這條溪流的了解了。選好地點,要先把地整平,一方面確定水流可以通過,然後就把毛蟹罟放上去(如下圖左上)。然後要固定毛蟹罟(如下圖右上),不然水量一大,毛蟹罟就被沖走了。固定好毛蟹罟,不是就結束了,還要整理開口旁邊的河道(如下圖左下及右下)。整理好開口旁邊的河道,還要再架網子,在開口前呈V字形,如此才能確定毛蟹會往毛蟹罟前進。下圖左上是先架支架,右上是上網子,鋼筋從網子的網眼以上下交替的順序穿過,左下是下方也要穿一條鋼筋,由家凌幫忙,最後再用線固定網子。其實據阿聰大哥說,這樣還不算完工,需要整理、調整的地方還很多,所以往往架一毛蟹罟就要花費半天的時間。但為了不耽誤我們的行程,今天就這樣吧!架好的毛蟹罟,可是要常常去巡視,而因為毛蟹是夜間覓食,所以巡視都是在晚間。下圖就是阿聰大哥晚上帶著我們去巡他之前架設的毛蟹罟(左下與左上),並為我們解說。不過因為前幾天的天氣太好,水量很少,所以我們的運氣不是很好,都沒有看到毛蟹。據阿聰大哥表示,他們也不是天天巡,如果水量很低,抓到毛蟹的機率很低,就不會浪費時間了。如果水量夠,毛蟹出來覓食的機率就會比較大,那就一定要出來巡,而如果下大雨,讓溪水水位到達一定高度,甚至就算是白天,毛蟹也會出來覓食。
可惜,來之前都沒有下雨,所以不能看到毛蟹罟抓到毛蟹。不過,好天氣卻也讓行程比較順利,真是世事難兩全,乾脆明年再來吧!
後記:經過老師之前的講解,我才知道原來毛蟹是生殖洄游,和墾丁陸蟹(如中型仿相手蟹)的降海繁殖又不太樣,生殖洄游是循溪流來回,而降海繁殖只是單純走到海邊,所以墾丁國家公園才會有陸蟹過馬路的景觀。其實生殖洄游的現象不是毛蟹所特有,秀姑巒溪的字紋弓蟹也是如此,更被人所熟知的是許多魚類。而這些魚類或毛蟹數量的日益減少,很多人說是濫捕,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原因,但我覺得更大的原因還是在棲地被破壞。比如說水庫或攔砂壩的建立,阻斷了它們洄游的路徑,甚至有研究指出,當水流量小於7.4立方公尺/秒時,小毛蟹是不上溯的。所以在溪流做任何建設,生態影響的評估更細膩才是。
最後附上一些我找到的參考資料:
- 毛蟹檔案
- 台灣河川洄游生物的習性
- 大閘蟹簡介
星期二, 9月 29, 2009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