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地球日,沒有參加戶外的活動,反而往台北市區跑,參加在當代藝術館前舉辦的地球日綠色市集。雖然市集中的農夫市集和DIY活動很吸引人,但我主要是去看一部記錄片-「牛糞傳奇」。
牛糞傳奇是兩位瑞典導演跟拍印度物理學家席娃(Shiva)女士兩年的成果。雖然身為物理學家,席娃卻獻身於幫助弱勢農民的運動中,極力對抗大型企業所主導的全球化,特別是打著基改技術可以幫助農民的企業,她特別反對。而為了幫助印度的農民,她甚至成立了『九種基金會』,致力於種子的保存與推廣,希望能讓農民不再受制於農化大廠。這樣的人自然成為擁護技術者的眼中釘,說她不懂變通,說她就是不希望農民過好日子,甚至送她一個獎項-牛糞獎,以諷刺她的話是牛糞。但是席娃反而認為牛糞在農村是個好東西,而欣然領獎。這也是片名為什麼取做「牛糞傳奇」。
這部記錄片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部份,一個是席娃對於基改作物與推廣基改作物的農化大廠所作的抵抗,另一部份是席娃聲援並參與印度農村婦女對於可口可樂公司不當水權運用的抗議活動。
基改作物,在我大學時代學生物的時候,被視新興技術,而且可以說是人類未來的救星也不為過。曾幾何時,反倒成了許多人眼中的過街老鼠,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變化呢?其實可以從基改作用被宣示的目的來檢示,即可知道為什麼有這樣的轉變。
首先,基改作物號稱可以增加營養成份,許多學界的研究就在於此,「糧食戰爭」中就提到了一個含有胡蘿蔔素(可轉換成維他命A)的黃金米,希望改善兒童因缺乏維他命A而喪失視力的情況。但就書中所說的,那些會因為維他命A攝取不足而喪失視力的兒童,他們的問題在於沒有能力取得足夠的食物與均衡的營養,因此即使有了黃金米,他們還是沒有能力購買。而有能力購買的家庭,早就不缺這個營養,黃金米的意義也不大,大概只是造福了一些超級偏食的小孩而已。更別提許多類似的嚐試,比如說讓作物中含花青素等,除非是為了大量提煉,這些基改作物在日常飲食,並不能達到所宣期望的目標,想要有足夠的營養,還是只能靠均衡的飲食。
另一個基改作物的好處是抗蟲害。但抗蟲害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利用基改技術讓作物不怕蟲或蟲不喜歡吃,第二種方法則是利用基改技術讓作物不怕農藥,所以用農藥殺死害蟲或雜草時,作物依舊能活。我想很明白的,這些從事基改作物的化學大廠當然偏向第二種方法,不但賺賣你種子的錢,還能再賺賣你農藥的錢。即便採取第一種方法,「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往往不用多久,害蟲就適應了新品種而變得更難對付。所以農民還沒享受到基改作物的好處,就被為了轉種基改作物的成本(債務)壓得喘不過氣,從而造成許多農村飆高的自殺率。看著片中有一段,許多人拿著他們自殺親人的遺照,臉上的愁苦,令人心酸。
雖然片中,擁護基改作物的人仍然口口聲聲說基改能造福農民,但如何解釋這上昇的農民自殺率。更別說,絲毫未提基改作物的超貴種子,以及不能留種的限制等。這些都悖離了農民原有的耕作生活,大大得增加其負擔。所以難怪席娃要控訴這些大公司在進行「生物剽竊」,進而成立『九種基金會』,保存與推廣種子。
另外一部對於可口可樂的抗議,主要針對的是水的使用,我覺得對於台灣的現況也能提供一些反省。水的使用到底是優先用於民生與農業,還是優先用於企業呢!片中的印度農村婦女為了捍衛她們的水權,以及不讓可口可樂污染她們的水,可以在可口可樂工廠門前靜坐抗議長達一年以上,結果她們終於爭取到她們要的生活。回過來看看台灣,政府發展工業從來沒有仔細規劃,在水資源有限的台灣,還一昧的發展高耗水產業,這樣可以嗎?還有南部縣市已經面臨缺水的窘境,先不管民生用水,紛紛成立的科學園區和工業區的用水要從那來呢?只能蓋水庫嗎?還是能發展不同的產業呢?對於這些問題,層級太高,我沒有能力回答,我只知道,我自己以後會少喝一點飲料,不只節省保特瓶,還可以節省水的使用。
最後,真的鄭重推薦「牛糞傳奇」這部記錄片,不過可惜沒有上院線,只有零星的在一些協會放映,想看的人只得自己上網查那裡有得看了。
附上兩則相關新聞,讓大家看看
1. 孟山都坦承:印度基改棉失敗
2. 學院資本主義、科學失德 讓基改糧食淪為污點產業
星期四, 4月 29, 2010
星期二, 4月 27, 2010
100410 信義鄉春之旅 – 神木村
過了隆華國小,以及看過穿堂煞的明證,我們來到了神木村每次風災受創最嚴重的地區,也幾乎是神木村最偏遠的地區。沿著台21線,我們來到往神木村的縣道叉路口,這個路段附近的台21線新蓋沒多久。舊的台21線本來沿著陳有蘭溪的侵蝕面興建,有著許多明隧道,下圖是其遺跡,但因侵蝕得太厲害,所以重新在堆積面以高架方式興建了新路。
不過雖然新的台21線是比以往安全多了,但往神木村的路依舊險惡,險惡的不是目前路況,現在的路還滿好走的,險惡的是多次風災所造成的地理情勢,應該只要大一點的雨,這條路就會斷掉吧!有圖有真相,下圖就是從台21線叉往神木村的道路。從上兩張圖可以明顯看出,河床堆滿了土石,而且和旁邊的路一樣高,所以只要水大一點,應該就溢往路面吧!左下圖是路的左邊,已經被削(沖刷)掉一大塊了,最可憐的是被削掉那一塊下方的一戶人家(有點小,可能看不清楚),前院完全不見,走出門就是斷崖,就面對了大河。而右下圖是路的右側,用來穩定邊坡的工程都已經崩壞了,我想應該沒什麼作用了。
雖然對於一般大眾的我們,神木村幾乎等同於土石流,每次風災過後,神木村都一定是媒體會追的災區,但只是在路口,就面對這樣的景像,還是叫人難以想像。但真正進入路盡頭的社區,才更是讓人驚恐。
社區入口,橫跨霍薩溪的神木大橋橋頭所立的碑「土石流源訖」,說明社區與土石流的關係,以及社區居民的願望。而一進社區的第一條河,愛玉子溪,溪中一樣滿佈土石或泥砂,而且不例外的,這些土石/泥砂所堆出的河床都比路面高了,如上圖的右上和右下。所以如果水太大,流籠(上圖左下)就得派上場了。
趁著這個季節水很小,我們試著走一小段愛玉子溪的溪床。溪的兩邊,侵蝕的痕跡非常醒目,而觸目所及的危樓也不時告訴我們這裡曾經發生的嚴重沖刷。但最特別的經驗是走在看似乾涸的溪床上(如下圖右上),可不是如我們所想的堅硬,好幾個同學的腳就陷進去泥砂中,最深的可到膝蓋,大家還是跟緊老師吧!為什麼這樣呢?原來這段泥砂堆出的溪床,坡度極為平緩,所有水流到此,會先往下滲,因此表面看起來乾涸,其實表土下還是很濕潤的,所以如果沒有特別小心,就會踩到底層水量多的區域,而陷下去了。
走過愛玉子溪,繼續往社區走,先經過霍薩溪。有著紅色鋼架的神木大橋是新橋,往上游的舊橋看去,霍薩溪的溪床快跟橋面一樣高了,再一次我們見識到土石沖刷與堆積的威力。
進入社區,我們再沿著神木溪往上游走,以往這是通往景點-神木的路。但過了那瑪嘎班橋,我們傻眼了,原有通往神木的林道完全不見踪影,只見堆满土石的河床,以及在河床上勉強走出的便道的痕跡。
就如上圖右上,神木溪河堤上都堆滿了土石,就可想像當時水量(土石流)已經超過河堤了,甚至下游一小段的河場已被沖毀了。而上圖另外三張就是再往神木溪上游走去的路,說路是好聽,原有通往神木的林道已經被土石沖毀或掩埋了,有的只是走出來的便道罷了。看到這些,住在都市的我們很難想像,常常面對土石流的村民有著怎樣的生活態度。
但是,神木村與土石流的聯結,在細究其地理情勢,卻也不是那麼令人意外。下圖是利用Google Map地球功能所得的3D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社區平地不多,多位在坡地上,而且處於3條河川的交匯處,似乎不是這麼好的居住地。而從其歷史看來,這塊地只說是原住民的獵場,原住民是不住這裡的,這裡反而是以平地人為多,是不是原住民的祖先早就明瞭這塊地的不安定而不在此居住呢?
也許有人也會問,那他們幹嘛還住在那裡,為什麼不搬出來住呢?早先我也有這樣的疑問,但會問這種問題的人,都太以都市人的觀點來看問題,都太以現代社會的經濟觀來想事情。第一,如果有能力,誰不願意搬出來呢?住在那裡的他們最知道環境的險惡啊!第二,即便搬出來,以後靠什麼為生呢?我們太以自己所處的經濟社會來想事情,對於這些偏鄉,他們的經濟體系不見得完全和我們一樣,靠山吃山的他們,也許到山上隨便採幾個東西就能吃好幾餐,過好幾天,不必煩惱下一餐在哪裡。但在都市就不一樣了,沒有工作,就沒有一下餐,再加上工作不易取得,他們當然不想下山。
面對這樣的困境,不能只是粗暴的要人遷村,還得周延的考慮其配套措施,不然隨便蓋個大愛新村也就可以了,但似乎目前政府的能力也就只是這樣了。因此,社區的居民繼續都市人所謂的”死守”,雖然他們根本不想死,甚至比你我更懂得生命的可貴。
為此,政府就設了許多監測和警告設施,希望能多少盡到保護居民的責任。不過,也許政府是希望這居民自己受不了而搬家吧!
(圖片說明:這些設施似乎集中在神木溪,另外兩條溪比較少見。設施很多,非專業的我也只能看看而已,但特別注意左上的大橢圓及右上的圓所圈起的,是橫跨溪面的鋼索,而且有上下兩條,主要是當水量或土石流高到能撞斷低位鋼索,就發出第一段警報,而撞斷高位鋼索,再發出第二段警報)
不過雖然新的台21線是比以往安全多了,但往神木村的路依舊險惡,險惡的不是目前路況,現在的路還滿好走的,險惡的是多次風災所造成的地理情勢,應該只要大一點的雨,這條路就會斷掉吧!有圖有真相,下圖就是從台21線叉往神木村的道路。從上兩張圖可以明顯看出,河床堆滿了土石,而且和旁邊的路一樣高,所以只要水大一點,應該就溢往路面吧!左下圖是路的左邊,已經被削(沖刷)掉一大塊了,最可憐的是被削掉那一塊下方的一戶人家(有點小,可能看不清楚),前院完全不見,走出門就是斷崖,就面對了大河。而右下圖是路的右側,用來穩定邊坡的工程都已經崩壞了,我想應該沒什麼作用了。
雖然對於一般大眾的我們,神木村幾乎等同於土石流,每次風災過後,神木村都一定是媒體會追的災區,但只是在路口,就面對這樣的景像,還是叫人難以想像。但真正進入路盡頭的社區,才更是讓人驚恐。
社區入口,橫跨霍薩溪的神木大橋橋頭所立的碑「土石流源訖」,說明社區與土石流的關係,以及社區居民的願望。而一進社區的第一條河,愛玉子溪,溪中一樣滿佈土石或泥砂,而且不例外的,這些土石/泥砂所堆出的河床都比路面高了,如上圖的右上和右下。所以如果水太大,流籠(上圖左下)就得派上場了。
趁著這個季節水很小,我們試著走一小段愛玉子溪的溪床。溪的兩邊,侵蝕的痕跡非常醒目,而觸目所及的危樓也不時告訴我們這裡曾經發生的嚴重沖刷。但最特別的經驗是走在看似乾涸的溪床上(如下圖右上),可不是如我們所想的堅硬,好幾個同學的腳就陷進去泥砂中,最深的可到膝蓋,大家還是跟緊老師吧!為什麼這樣呢?原來這段泥砂堆出的溪床,坡度極為平緩,所有水流到此,會先往下滲,因此表面看起來乾涸,其實表土下還是很濕潤的,所以如果沒有特別小心,就會踩到底層水量多的區域,而陷下去了。
走過愛玉子溪,繼續往社區走,先經過霍薩溪。有著紅色鋼架的神木大橋是新橋,往上游的舊橋看去,霍薩溪的溪床快跟橋面一樣高了,再一次我們見識到土石沖刷與堆積的威力。
進入社區,我們再沿著神木溪往上游走,以往這是通往景點-神木的路。但過了那瑪嘎班橋,我們傻眼了,原有通往神木的林道完全不見踪影,只見堆满土石的河床,以及在河床上勉強走出的便道的痕跡。
就如上圖右上,神木溪河堤上都堆滿了土石,就可想像當時水量(土石流)已經超過河堤了,甚至下游一小段的河場已被沖毀了。而上圖另外三張就是再往神木溪上游走去的路,說路是好聽,原有通往神木的林道已經被土石沖毀或掩埋了,有的只是走出來的便道罷了。看到這些,住在都市的我們很難想像,常常面對土石流的村民有著怎樣的生活態度。
但是,神木村與土石流的聯結,在細究其地理情勢,卻也不是那麼令人意外。下圖是利用Google Map地球功能所得的3D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社區平地不多,多位在坡地上,而且處於3條河川的交匯處,似乎不是這麼好的居住地。而從其歷史看來,這塊地只說是原住民的獵場,原住民是不住這裡的,這裡反而是以平地人為多,是不是原住民的祖先早就明瞭這塊地的不安定而不在此居住呢?
也許有人也會問,那他們幹嘛還住在那裡,為什麼不搬出來住呢?早先我也有這樣的疑問,但會問這種問題的人,都太以都市人的觀點來看問題,都太以現代社會的經濟觀來想事情。第一,如果有能力,誰不願意搬出來呢?住在那裡的他們最知道環境的險惡啊!第二,即便搬出來,以後靠什麼為生呢?我們太以自己所處的經濟社會來想事情,對於這些偏鄉,他們的經濟體系不見得完全和我們一樣,靠山吃山的他們,也許到山上隨便採幾個東西就能吃好幾餐,過好幾天,不必煩惱下一餐在哪裡。但在都市就不一樣了,沒有工作,就沒有一下餐,再加上工作不易取得,他們當然不想下山。
面對這樣的困境,不能只是粗暴的要人遷村,還得周延的考慮其配套措施,不然隨便蓋個大愛新村也就可以了,但似乎目前政府的能力也就只是這樣了。因此,社區的居民繼續都市人所謂的”死守”,雖然他們根本不想死,甚至比你我更懂得生命的可貴。
為此,政府就設了許多監測和警告設施,希望能多少盡到保護居民的責任。不過,也許政府是希望這居民自己受不了而搬家吧!
(圖片說明:這些設施似乎集中在神木溪,另外兩條溪比較少見。設施很多,非專業的我也只能看看而已,但特別注意左上的大橢圓及右上的圓所圈起的,是橫跨溪面的鋼索,而且有上下兩條,主要是當水量或土石流高到能撞斷低位鋼索,就發出第一段警報,而撞斷高位鋼索,再發出第二段警報)
星期五, 4月 23, 2010
100410 信義鄉春之旅 – 風水中的穿堂煞
經過多的見證,大伙都了解了侵蝕面的可怕。其實老祖宗的智慧中也有提到這一點,就是風水中的「反弓煞」、「割腳水」,說的就是河流的侵蝕面,不適於住人,而風水中所謂的「玉帶水」,指的就是堆積面,則是個宜於住人的佳地。風水之說,在很多人把他玄學化後,反而讓現代人不了解其科學面,真正的風水是很科學的,只是在傳播或傳承時,少說原理,只說口訣,而漸漸忘了其科學的本質。
再回到河流與居住的關係,是不是不在侵蝕面就可以高枕無憂呢?要知道,河流是個動態的系統,隨時要小心她的變化,特別是住在主流旁邊,又對著一條小溪(不管正面或背面),這又犯了風水中的「穿堂煞」,而且這種穿堂煞是很難化解的,還是急早另覓佳地才是上策,當然前題是要有能力。
不過,支流造成的穿堂煞有什麼可怕呢?下圖可以簡略的說明,原本的河流(主流)是平直而沒有特別的侵蝕面或堆積面,支流也很小。但在暴雨後,支流上游的不穩定地質帶被沖刷下來大量的土石(灰色部份),使得小支流變寬,而且在支流匯入主流處因土石堆積,而形成了堆積扇。這麼突然大量的土石堆積,使得原本主流的河水受阻,只好往一旁土石沒有堆積的地方流去,而造成了侵蝕面。
近幾年來的颱風,特別是八八水災,許多大河的上游就上演這樣的情景,這一次我們也見到活生生的例子。
上圖就在陳有蘭溪旁一處民宅的後院所拍攝的。所面對的支流變得很大,而且形成了明顯的沖積扇,逼得原本的河水往我們(民宅)這一側流。而沖積扇上的路跡,是八八水災後,這一側的路還沒通時所走的便道。
再仔細看,上圖中的右邊,可以明顯看到邊坡被削得陡峭,檳榔樹看起來搖搖欲墜,而且已經很逼近民宅了。不過同樣於礙於法令,不是半倒也沒有全倒,所以這裡的住戶只能自己想辦法了,如果沒能力搬走,也只能等真的被沖掉再來申請補助吧!
再回到河流與居住的關係,是不是不在侵蝕面就可以高枕無憂呢?要知道,河流是個動態的系統,隨時要小心她的變化,特別是住在主流旁邊,又對著一條小溪(不管正面或背面),這又犯了風水中的「穿堂煞」,而且這種穿堂煞是很難化解的,還是急早另覓佳地才是上策,當然前題是要有能力。
不過,支流造成的穿堂煞有什麼可怕呢?下圖可以簡略的說明,原本的河流(主流)是平直而沒有特別的侵蝕面或堆積面,支流也很小。但在暴雨後,支流上游的不穩定地質帶被沖刷下來大量的土石(灰色部份),使得小支流變寬,而且在支流匯入主流處因土石堆積,而形成了堆積扇。這麼突然大量的土石堆積,使得原本主流的河水受阻,只好往一旁土石沒有堆積的地方流去,而造成了侵蝕面。
近幾年來的颱風,特別是八八水災,許多大河的上游就上演這樣的情景,這一次我們也見到活生生的例子。
上圖就在陳有蘭溪旁一處民宅的後院所拍攝的。所面對的支流變得很大,而且形成了明顯的沖積扇,逼得原本的河水往我們(民宅)這一側流。而沖積扇上的路跡,是八八水災後,這一側的路還沒通時所走的便道。
再仔細看,上圖中的右邊,可以明顯看到邊坡被削得陡峭,檳榔樹看起來搖搖欲墜,而且已經很逼近民宅了。不過同樣於礙於法令,不是半倒也沒有全倒,所以這裡的住戶只能自己想辦法了,如果沒能力搬走,也只能等真的被沖掉再來申請補助吧!
星期三, 4月 21, 2010
100421 為巴比祈禱 – 尊重每個人的本來面目的獨特
今年的金球獎,有兩部關於母親身份的真人真事改編電影,兩位飾演媽媽的女演員也都有入圍最佳女主角獎,不過當然,得獎的只能有一個,所以大家都把目光放在「攻其不備」與珊卓布拉克身上。
攻其不備當然是部好電影,至少讓我們看到了一些黑人青少年的困境。但是,太過完美的女主角,雖然讓人看得痛快,特別是球場上為兒子叫囂的那一段,卻也讓人有點,有點”虛”的感覺。虛在不知道為什麼女主角這麼好,甚至她的小孩,一點都沒有遲疑的就接納了新成員;虛在女主角對於同伴的嘲諷:”這是白人對於黑人的救贖嗎?”,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解釋,即便女主角是受到父親的影響,但如何影響呢?這不是珊卓布拉克的問題,而是編劇的錯,錯在沒有更深層、更真實的呈現這感人的真人真事。
以下有談到「為巴比祈禱」的劇情
相對於「攻其不備」,我更要推薦「為巴比祈禱」,雖然因為題材的原因,不管在票房或得獎記錄上,「為巴比祈禱」都略遜一籌,但論起感人能力,我認為「為巴比祈禱」遠遠勝過「攻其不備」,特別是接近尾聲那段母親的真誠演講,真的是太感動人了,我想只要身為媽媽,應該看到這一幕都會流下淚吧!
「為巴比祈禱」也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敍述同志父母組織PFLAG最佳代言人瑪麗葛菲斯的故事。但是這個代言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樂意成為代言人的,甚至,就像許多虔誠的教徒一樣,瑪麗一開始也認為,同性戀是不正常的,是會下地獄一種罪行。所以為了讓她以及全家終愛的小兒子回歸正道,她做了許多努力,但這種種努力卻只是讓巴比懷疑自己,恐懼自己,瑪麗甚至說出了:「我不要有同性戀的兒子」,這句話徹底讓巴比的世界崩潰了,加上情感上的不順,於是他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不能否認,瑪麗一直是愛巴比的,但直到失去了他,瑪麗才試著去了解巴比,試著從巴比的角度來體會,體會巴比的掙扎,巴比的沮喪,巴比的無奈。為了解開心中的結,也為了想知道巴比的命運,瑪麗開始接觸對於聖經的不同解釋,而在PFLAG成員的幫忙下,她終於能坦然面對原來的巴比。所以在最後的感人發言中,瑪麗承認「她非常痛恨自己沒有了解男女同性戀者」,也終於體會「上帝對巴比善良和愛心感到滿意,在上帝的眼中,善良和關愛勝過一切」,雖然發言的目的沒有達成,但她終於走出”同性戀是一種罪行”的堅持。
其實除了同性戀,有多少父母希望兒女能完全照著她們所想望的成長,一旦偏離了,就想盡辦法拉回來,不管兒女本身的天性是如何,同性戀是比較沈重的例子,但還有多少兒女因為其它的理由而無法面對自己,甚至懷疑自己,所以不管是否支持同性戀,為人父母應該都要看看這一部片,學學坦然面對孩子的真我。
PS. 我不是教徒,所以我不知道聖經是如何對待同性戀的,但片中的牧師說的好,聖經是凡人所記錄的神的言行,所以當然會帶有凡人的觀點,受到當時背景的影響。上帝的愛是博大的,難道當真不能容許真心相愛的兩個人,即便其他一切都好,只因同性戀就得下地獄,我想上帝沒那麼小氣吧!那些拼命指責同性戀的教徒和教會,先反省自己吧!就像耶穌說的,如果你自認沒有罪的話,那就丟石頭吧!
攻其不備當然是部好電影,至少讓我們看到了一些黑人青少年的困境。但是,太過完美的女主角,雖然讓人看得痛快,特別是球場上為兒子叫囂的那一段,卻也讓人有點,有點”虛”的感覺。虛在不知道為什麼女主角這麼好,甚至她的小孩,一點都沒有遲疑的就接納了新成員;虛在女主角對於同伴的嘲諷:”這是白人對於黑人的救贖嗎?”,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解釋,即便女主角是受到父親的影響,但如何影響呢?這不是珊卓布拉克的問題,而是編劇的錯,錯在沒有更深層、更真實的呈現這感人的真人真事。
以下有談到「為巴比祈禱」的劇情
(雪歌妮薇佛的表現真的很精彩)
相對於「攻其不備」,我更要推薦「為巴比祈禱」,雖然因為題材的原因,不管在票房或得獎記錄上,「為巴比祈禱」都略遜一籌,但論起感人能力,我認為「為巴比祈禱」遠遠勝過「攻其不備」,特別是接近尾聲那段母親的真誠演講,真的是太感動人了,我想只要身為媽媽,應該看到這一幕都會流下淚吧!
「為巴比祈禱」也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敍述同志父母組織PFLAG最佳代言人瑪麗葛菲斯的故事。但是這個代言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樂意成為代言人的,甚至,就像許多虔誠的教徒一樣,瑪麗一開始也認為,同性戀是不正常的,是會下地獄一種罪行。所以為了讓她以及全家終愛的小兒子回歸正道,她做了許多努力,但這種種努力卻只是讓巴比懷疑自己,恐懼自己,瑪麗甚至說出了:「我不要有同性戀的兒子」,這句話徹底讓巴比的世界崩潰了,加上情感上的不順,於是他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不能否認,瑪麗一直是愛巴比的,但直到失去了他,瑪麗才試著去了解巴比,試著從巴比的角度來體會,體會巴比的掙扎,巴比的沮喪,巴比的無奈。為了解開心中的結,也為了想知道巴比的命運,瑪麗開始接觸對於聖經的不同解釋,而在PFLAG成員的幫忙下,她終於能坦然面對原來的巴比。所以在最後的感人發言中,瑪麗承認「她非常痛恨自己沒有了解男女同性戀者」,也終於體會「上帝對巴比善良和愛心感到滿意,在上帝的眼中,善良和關愛勝過一切」,雖然發言的目的沒有達成,但她終於走出”同性戀是一種罪行”的堅持。
其實除了同性戀,有多少父母希望兒女能完全照著她們所想望的成長,一旦偏離了,就想盡辦法拉回來,不管兒女本身的天性是如何,同性戀是比較沈重的例子,但還有多少兒女因為其它的理由而無法面對自己,甚至懷疑自己,所以不管是否支持同性戀,為人父母應該都要看看這一部片,學學坦然面對孩子的真我。
PS. 我不是教徒,所以我不知道聖經是如何對待同性戀的,但片中的牧師說的好,聖經是凡人所記錄的神的言行,所以當然會帶有凡人的觀點,受到當時背景的影響。上帝的愛是博大的,難道當真不能容許真心相愛的兩個人,即便其他一切都好,只因同性戀就得下地獄,我想上帝沒那麼小氣吧!那些拼命指責同性戀的教徒和教會,先反省自己吧!就像耶穌說的,如果你自認沒有罪的話,那就丟石頭吧!
星期日, 4月 18, 2010
100410 信義鄉春之旅 – 隆華國小
看到這個景象,雖然震撼,但可能會覺得又是一棟被大水沖毀的建築罷了。但其被沖毀的不只是這樣一棟建築,因為這棟建築就是常常上報的神木村隆華國小,所以真正被沖毀的不只是現在看到的傾倒校舍,校舍前一大塊的操場和生態園,也盡付於滾滾洪水之中了。
不過,這還不是最令人驚訝的,看到下圖中的景象,才是讓人大吃一驚,而且領悟到地理的重要性。下圖是在河的對岸拍攝的,河的一邊是被大水沖倒的隆華國小,但另一邊是百年屹立不搖的紅雞油樹,光看這幾株翠綠而有生氣的紅雞油,你絕對不會想到她所臨的河經歷了一場大變化。同樣一條河,兩種結果,再一次明白的昭示了傾蝕面與堆積面的差別。不管如何相信人定勝天,大自然的定理永遠是戰勝的一方,所以隆華國小若要再次復校,可得慎選校址。(註:現在的隆華國小在附近有組合屋所構成的臨時學校。)
下到河床,看到河床被滿滿的砂石所淤積,使的整個河床被填高,而產生了的河流的回春作用,如下圖中的上半部。
一般河流的回春作用常見的原因可是地殼的擡昇,使的河流傾蝕基準面改變而回到幼年期。但這次八八水災所沖刷下來的大量土方,同樣讓河流傾蝕基準面上昇,使得這些河流都回到了幼年期,變成了非常淺的一條河,靜待她努力的向下傾蝕。但這種回春的河流,在下次大水來時,因為沒有深切的河道,所有的大水都走表面,再加上所挾帶上游來的土石,甚至是這次所堆積但還未結實的土方,很令人擔心下一次傾倒的又是那棟建築物呢?
所以,所有臨河的建築都該來個總體檢,評量一下所面對的風險,不要臨出事了,才來悔之晚矣!
星期五, 4月 16, 2010
100410 信義鄉春之旅 – 豐丘明隧道
經過剛才的葡萄園,我們準備進入以葡萄聞名的豐丘部落。不過,僅管她的葡萄品質還不錯,我想大多數的人應該都不太清楚豐丘部落,反而提到豐丘只會想到97年的豐丘明隧道的重大災難。97年辛樂克颱風帶來的豪雨,造成豐丘明隧道旁的沙里洞溪暴漲,接著山壁崩落,將明隧道掩埋起來,釀成了七人死亡的重大災難事件。事後,豐丘明隧道被廢棄,公路局在旁邊以高架方式重建台21線,也就我們這次經過的高架橋,沙里凍橋。
我們走在沙里凍橋下,看看廢棄的豐丘明隧道,以及這次八八水災為豐丘明隧道及沙里凍橋帶來的影響。一樣先看看全景。
中間山腳下的明隧道就是豐丘明隧道,而明隧道右邊,佈滿石頭的就是沙里洞溪,左邊有著紅色橋身的就是沙里凍橋。再拉近一點看,如下圖,這次的八八水災並沒有把豐丘明隧道整個掩埋,隧道內部還是清空的狀態,但洞口已經土石遮住了一半以上。更讓人覺的恐怖的是沙里洞溪,寬闊的溪面滿佈石頭(如右上),石頭下的溪流只剩涓涓溪水,據劉老師說,在很早的時候,沙里洞溪-陳有蘭溪的支流,她的寬度是沒有這麼大的,但由於不穩定的地質,加上多次颱風豪大雨量的沖刷,讓她的寬度大幅增加,而有這麼恐佈的地景,而八八水災中許多小溪溝的寬度也是因類似的原因而加大了2~3倍。
不過,這個路段不是只有沙里洞溪帶來的威脅,很不巧的這個還位於陳有蘭溪的侵蝕面,所以除了面帶支流帶來的土石沖擊,還得擔心地基被沖刷的問題,所以不是建了新橋,就可以從此高枕無憂了。轉個角度來看橋,就會清楚了。
看看左側的沙里凍橋,看看下方的橋墩,其地基都已裸露了。拉近一點看,就更清楚了。因為八八水災大水的沖刷,橋的地基幾乎全部裸露了。從照片可知,這些基礎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是比一個人高的,本來都是埋在土裡,而且距離邊坡也有100公尺以上的。但河水的侵蝕把這一大片土層都刮掉了,所以橋墩全部都裸露了。
在當場,我們看得心驚膽顫,想著要是颱風季前,這個問題沒有被解決的話,這座橋豈不是岌岌可危,至少我自己是不敢在大雨天中走這條路的。希望政府單位能早點解決這個問題,不要到出了人命才正視這個問題。
ps. 豐丘慘案後的一年,南投縣政府水土保持科長和承辦人、以及山坡上種蓮霧的農民分別被檢察官求刑。對於司法追求事實與正義,我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這個案件在媒體上(特別是電視上)沒得到多大的版面,所以能有多少嚇阻或教育民眾的功效呢?而且這種事後追究的方法仍不是治本,各地政府真的能從這個案件得到教訓,好好正視山坡地的水土保持嗎?我持懷疑的態度。
我們走在沙里凍橋下,看看廢棄的豐丘明隧道,以及這次八八水災為豐丘明隧道及沙里凍橋帶來的影響。一樣先看看全景。
中間山腳下的明隧道就是豐丘明隧道,而明隧道右邊,佈滿石頭的就是沙里洞溪,左邊有著紅色橋身的就是沙里凍橋。再拉近一點看,如下圖,這次的八八水災並沒有把豐丘明隧道整個掩埋,隧道內部還是清空的狀態,但洞口已經土石遮住了一半以上。更讓人覺的恐怖的是沙里洞溪,寬闊的溪面滿佈石頭(如右上),石頭下的溪流只剩涓涓溪水,據劉老師說,在很早的時候,沙里洞溪-陳有蘭溪的支流,她的寬度是沒有這麼大的,但由於不穩定的地質,加上多次颱風豪大雨量的沖刷,讓她的寬度大幅增加,而有這麼恐佈的地景,而八八水災中許多小溪溝的寬度也是因類似的原因而加大了2~3倍。
不過,這個路段不是只有沙里洞溪帶來的威脅,很不巧的這個還位於陳有蘭溪的侵蝕面,所以除了面帶支流帶來的土石沖擊,還得擔心地基被沖刷的問題,所以不是建了新橋,就可以從此高枕無憂了。轉個角度來看橋,就會清楚了。
看看左側的沙里凍橋,看看下方的橋墩,其地基都已裸露了。拉近一點看,就更清楚了。因為八八水災大水的沖刷,橋的地基幾乎全部裸露了。從照片可知,這些基礎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是比一個人高的,本來都是埋在土裡,而且距離邊坡也有100公尺以上的。但河水的侵蝕把這一大片土層都刮掉了,所以橋墩全部都裸露了。
在當場,我們看得心驚膽顫,想著要是颱風季前,這個問題沒有被解決的話,這座橋豈不是岌岌可危,至少我自己是不敢在大雨天中走這條路的。希望政府單位能早點解決這個問題,不要到出了人命才正視這個問題。
ps. 豐丘慘案後的一年,南投縣政府水土保持科長和承辦人、以及山坡上種蓮霧的農民分別被檢察官求刑。對於司法追求事實與正義,我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這個案件在媒體上(特別是電視上)沒得到多大的版面,所以能有多少嚇阻或教育民眾的功效呢?而且這種事後追究的方法仍不是治本,各地政府真的能從這個案件得到教訓,好好正視山坡地的水土保持嗎?我持懷疑的態度。
星期三, 4月 14, 2010
100410 信義鄉春之旅 – 崩落的新山村
在這次旅行之前,我承認,對於八八水災,我都只知道關注南部的災情,特別是小林村的滅村,尤其前幾次在劉老師的帶領下,親自到南部一些地方,見識到大自然威力的強大。所以我都忘了中部,特別是南投信義鄉,其實也是受創嚴重。這次的信義鄉春之旅,就讓我再一次見識到大自然的威力,也了解到南投部份地區在此次八八水災的受創情形。
這次的旅程沿著陳有蘭溪走,而陳有蘭溪沿線為破碎地質帶,本來就是台灣土石流易發的地區,所以這次的八八水災自然也是重災害地區。第一站看到的是新山村。新山村是個臨台21線公路,陳有蘭溪右岸的小聚落,屬於水里鄉(平地鄉),是個以務農為主的小聚落,而此次受害最深的是新山村的香蕉巷。
當我們沿著新的台21線,看到了半懸於懸崖上的危屋,就像下圖的下兩張圖,感受到非常大的震撼,很難想像八八水災那個晚上,是怎樣的大水能夠沖刷成這個樣子。
從全景(下圖)來看,可能更清楚來了解。當初的台21線公路是從村落中穿過的,但由於一段路也被沖刷掉了,再加上現在地基不穩,所以新的台21線已經改道,更靠近陳有蘭溪,也就是圖中左方的路,甚至某些路段的路基可以看到貨櫃,這是為了搶通的時効,所以用貨櫃當做模板,會比較快。
不過,可能會有人想,為什麼他們要把屋子建那麼靠近邊坡(懸崖)呢?其實不是這樣,不會有正常人把房屋建在懸崖旁邊的,當初的房子離邊坡是有一段距離的,甚至邊坡的基腳是在劃紅線的地方,離現在的基腳大概有100公尺左右,所以可以想像有多大量的土方被沖刷掉了,這還只是新山村香蕉巷一個地方的沖刷而已,也難怪下游會有這麼嚴重的淤積問題。目前香蕉巷已成了危地,無法住人了,但為了避免繼續崩坍,所以基腳用水泥穩固,邊坡以不透水布覆蓋,以免雨水進一步的沖刷。
進一步到香蕉巷看看,更是怵目驚心,路就這樣硬生生的斷掉了,而水災當天,也有幾十戶的房子就被滾滾洪水所刷掉了,還好當晚有人通知的早,居民還來得及撤出,所以沒有人員死亡,可說是不幸中的大幸。不過也許就因為沒有死人,所以媒體就沒有什麼興趣做深入的報導了。
從香蕉巷往下看,可以看出,這個村落是位於河道的侵蝕面,河流的切割威力再次顯現。
也許新山村的侵蝕面還不是那面明顯,離新山村不遠的葡萄園則可以看得更明顯,如下圖,侵蝕面沖刷所造成的弧度正清清楚楚的靠訴我們曾經發生過的事,而原本一大片的葡萄園就這樣不見了。
目前,香蕉巷的受災戶已經被到水里的組合屋了,但如同上面圖片中的公告,是只有被公告撤離的那幾戶才能遷入,而旁邊100~200公尺遠的幾戶人家,因無立即的危險,而沒被公告成危戶,所以還是住在當地。對於這幾戶,我有點納悶,難道真的沒有再被侵蝕可能嗎?如果還有的話,是不是先把他們遷下去,以免未來又釀成災,不是比較好嗎?不要說他們可以自己遷下去,不是每個人都有財力搬遷的,而且目前所居住的房屋又賣不出去,所以他們也只能繼續住下去了。颱風季快到了,政府應該要好好未雨綢繆了。
這次的旅程沿著陳有蘭溪走,而陳有蘭溪沿線為破碎地質帶,本來就是台灣土石流易發的地區,所以這次的八八水災自然也是重災害地區。第一站看到的是新山村。新山村是個臨台21線公路,陳有蘭溪右岸的小聚落,屬於水里鄉(平地鄉),是個以務農為主的小聚落,而此次受害最深的是新山村的香蕉巷。
當我們沿著新的台21線,看到了半懸於懸崖上的危屋,就像下圖的下兩張圖,感受到非常大的震撼,很難想像八八水災那個晚上,是怎樣的大水能夠沖刷成這個樣子。
從全景(下圖)來看,可能更清楚來了解。當初的台21線公路是從村落中穿過的,但由於一段路也被沖刷掉了,再加上現在地基不穩,所以新的台21線已經改道,更靠近陳有蘭溪,也就是圖中左方的路,甚至某些路段的路基可以看到貨櫃,這是為了搶通的時効,所以用貨櫃當做模板,會比較快。
不過,可能會有人想,為什麼他們要把屋子建那麼靠近邊坡(懸崖)呢?其實不是這樣,不會有正常人把房屋建在懸崖旁邊的,當初的房子離邊坡是有一段距離的,甚至邊坡的基腳是在劃紅線的地方,離現在的基腳大概有100公尺左右,所以可以想像有多大量的土方被沖刷掉了,這還只是新山村香蕉巷一個地方的沖刷而已,也難怪下游會有這麼嚴重的淤積問題。目前香蕉巷已成了危地,無法住人了,但為了避免繼續崩坍,所以基腳用水泥穩固,邊坡以不透水布覆蓋,以免雨水進一步的沖刷。
進一步到香蕉巷看看,更是怵目驚心,路就這樣硬生生的斷掉了,而水災當天,也有幾十戶的房子就被滾滾洪水所刷掉了,還好當晚有人通知的早,居民還來得及撤出,所以沒有人員死亡,可說是不幸中的大幸。不過也許就因為沒有死人,所以媒體就沒有什麼興趣做深入的報導了。
從香蕉巷往下看,可以看出,這個村落是位於河道的侵蝕面,河流的切割威力再次顯現。
也許新山村的侵蝕面還不是那面明顯,離新山村不遠的葡萄園則可以看得更明顯,如下圖,侵蝕面沖刷所造成的弧度正清清楚楚的靠訴我們曾經發生過的事,而原本一大片的葡萄園就這樣不見了。
目前,香蕉巷的受災戶已經被到水里的組合屋了,但如同上面圖片中的公告,是只有被公告撤離的那幾戶才能遷入,而旁邊100~200公尺遠的幾戶人家,因無立即的危險,而沒被公告成危戶,所以還是住在當地。對於這幾戶,我有點納悶,難道真的沒有再被侵蝕可能嗎?如果還有的話,是不是先把他們遷下去,以免未來又釀成災,不是比較好嗎?不要說他們可以自己遷下去,不是每個人都有財力搬遷的,而且目前所居住的房屋又賣不出去,所以他們也只能繼續住下去了。颱風季快到了,政府應該要好好未雨綢繆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