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月 18, 2006

060416 陽明詠春-解說為何?

各國家公園常常不定期會舉辦一些活動,帶領民眾親近並認識自然的美。個人其實還滿喜歡參加這些活動的,其實不只是,好像滿多民眾也都對這類很有好感,所以通常很難報名,開放報名後沒多久就額滿了。而對我來說,限於距離,最常參加的是陽明山國家園辦的活動,像今天就是陽明山國家活動舉辦的「陽明詠春」的最後一梯次,路線是菁山小鎮-絹絲瀑步-擎天崗-冷水坑。

從幾天前,天氣一直很不好,常常下大雨,甚至今天早上的雨勢還不小,不過運氣真的很不錯,活動期間竟然一滴雨都沒有,真是太棒了。一路上,最多的是狹瓣八仙花,看著略黃的無性花,我終於有點了解她和華八仙的區別了。另外,因為解說員的解說,我也有點了解蕁?科的區別,尤其是之前都誤認赤車使者為冷清草,現在可說是恍然大誤了,希望之前沒有誤導他人。

說到這?,其實路程的後半段(下午),我一直在想解說的目的到底為何?是要增加參加者對大自然的喜愛,還是要灌輸參加者對大自然的了解,抑或是要宣揚保護大自然的理念呢?以我參加活動的經驗來說,由於”喜愛”及”理念”太過抽像,所以大部份的解說都是以第二項,以大自然的知識解說為主,只是可能針對不同的年齡層而有著不同的解說方式,但說比做來的容易,到底要如何調整,以我來說,還是不懂,尤其要設計給小朋友的活動,那我更是舉白旗。

而更令我害怕的是,在以知識解說的情況中,自我知識的不足。當然有前輩說,「不知為不知」,就老實說不知道,但講多了,會不會讓人家的印象不好呢?也有人說,那一直說你知道的,不讓別人有講話的餘地也可以,但個人實在找不到這麼多話來說,怎麼辦呢?但不知道還不是我最怕的,最怕的是講錯,怕的不是丟臉,而怕誤導了別人,因為如果這是他們第一次聽到這些,第一印象可是很難改變的,像之前在白石山就碰到一位女士,不管我怎麼說那是金毛杜鵑,她都堅持她之前聽到的解說,說那是森氏杜鵑。

不過,如果當你是被解說的,你很確定解說員錯的時候,你要如何做呢?之前有一次參觀綠世界,解說員說種某種蜜源植物可以吸引蝴蝶,但我的認知是這種植物會剝奪其他植物的授粉機會,所以我直接提出,希望能討論一番,但是絲毫沒有交集。而這次,解說員一、二次出搥,我覺得只是名字說錯,不是那麼重要,反正大家回家也不記得多少了,所以並沒有當場提出。不過我媽媽卻說,不告訴他,這樣他會一直錯下去。實在不知怎麼才好,各位有什麼好意見嗎?

基於這些恐懼,我其實不是很喜歡當解說,我寧願當個後勤支援,這樣似乎比較愉快。但轉念一想,這種想法似乎頗為自私,因為自己只是挑軟柿子吃,把真正重要的工作留給別人做,實在是有點慚愧啊。尤其在看到水生組一些前輩這麼努力在推廣,目的也是讓更多人的了解,從而一起投入這工作。所以我在想,是不是也該挺身而出,辦幾次活動,或自觀班,做為濕地義工培訓的先期課程,希望能在桃園多找一些同好,一起努力。不過目前還只是構想,但如果我真的辦活動,各位伙伴可要大力支持喔。

ps. 出門時雨很大,所以沒帶相機,沒法和大家分享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