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19, 2009

090613 清濁交會之旅 (4) - 虔誠而奇特的信仰

竹山古稱林圯埔,其緣由為,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派其部將至各地拓墾,而林圯將軍就被派到沙連堡(竹山)這個地區。但在清康熙七年〈公元一六六八年〉,林圯將軍為番所弒,而後則改沙連堡為「林圮埔」以緬懷之。所以現在竹山市區內還有林圯將軍的墓,不過墓已不是原樣了,而是重新翻修過的。另外,墓旁的街道,也被取名林圯路,以紀念這位早期墾拓者。

 482

(圖片說明:上圖就是參軍林圯公的墓,下圖是重修的紀念碑文)

不僅如此,竹山地區的人甚至建廟(沙東宮)來緬懷這位林圯將軍,不過,林圯將軍畢竟只是參軍,位階不高,所以在沙東宮並不是主祀神,而是請到了他的頂頭上司-鄭成功來當主祀神。所以雖然鄭成功沒有到過竹山,但竹山卻有鄭成功廟,實際上還是為了奉祀竹山開拓者-林圯公。

 479

(圖片說明:左上就是偏殿中的林圯公;右上則是主殿的鄭成功;左下則是另一偏殿的關公,奉祀關公,則是有些民眾的需求怕鄭王爺無法處理,所以供奉關公來幫忙辦事;右下是陪祀的土地公,造型樸拙可愛)

相對於沙東宮與林圯公的歷史意義,李勇將軍廟則是一個傳奇了。

傳說中,嘉慶君遊臺灣,李勇護駕伴隨而行。當到竹山鎮遇到盜匪掠奪,眾人與盜匪奮戰,李勇將軍讓眾人先行,而單槍匹馬守住路徑,讓賊兵無法前進,但自己卻身受萬箭氣絕身亡,而讓嘉慶君能逃過一劫。事後於坪頂埔安葬李勇並策封為王爺,建廟奉祀。

不過有趣的是,嘉慶君是否真的到過台灣都是疑問了,更何況李勇將軍其人、其事了。只能說,「心誠則靈」,就如陰陽師書中所說,當大家都相信這股力量,它就能存在。

 480

(圖片說明:左上就是李勇王爺公;右上則是廟前的石雕,敍述李勇將軍的忠義事蹟,不過,我實在看不出來那個才是李勇將軍;左下,香爐中插著”習儀”的牌子,表示昭告眾神,弟子現在只是在練習科儀,並不是正式的,請眾神莫理;右下是桌上壓著的請神的儀式)

而如同上圖中的右下,南投信仰中還有一個是在別的地方少見的神明,慚愧祖師。慚愧祖師是唐代的福建沙縣人,俗姓潘,名了拳,幼年出家,雲遊四方,後來在廣東嘉應州陰那山建立道場,住了三十餘年,即將圓寂時,認為未能廣度眾生,心甚慚愧,而吩咐門徒,將來要在浮屠(塔)寫上「慚愧」兩字,因此才有「慚愧祖師」之稱。日後,隨著移民而進入台灣,直至吳光亮開中路時,常遭番胞(即原住民)攻擊,因向慚愧祖師祈求保佑,結果順利開山,而慚愧祖師也就成了「防番之神」。所以,對於南投人,慚愧祖師是一保護神,尤其南投縣在早期墾拓開山的時期,族群間的爭戰是無法避免的,因此慚愧祖師是保護墾民的獨特神明性格,便成為了南投人信仰的神了。不過,現在這需求已經不在了,所以竹山這座慚愧祖師廟的香火也就不是很旺了。

 481

(圖片說明:上圖就是慚愧祖師的神像,下圖則是其令牌)

除了這些,竹山的信仰中還有兩個很特別的廟,一個是白旗公廟,一個是紅旗公廟,而這兩座廟與清代台灣的地方匪亂有關。在清朝三大民變之一的戴萬生事件中,戴萬生所領導的八卦會黨使用紅色旗幟為號,所以官軍及協助官軍的義民,使用白色的旗幟以示區別,形成紅白二旗壁壘分明的對峙局面。在竹山地區,一開始時,是紅旗軍佔上風,但隨著其他地區的八卦會黨被弭平,最後紅旗軍終究被消滅了。

不過,到了現在,兩座廟的大小、香火則相差很大。白旗公,似乎只有當初義民的後代在祭拜了,而成為地方性的小廟,而紅旗公則因屢有靈驗,則香火鼎盛。不僅如此,連神像都有差,代表官方的白旗公,到現在,神像還是拿刀,而代表八卦會黨的紅旗公則已經進步到拿槍了,感覺上好像是民比官強呢!

 478

(圖片說明:右邊就是白旗公的神像,雖然角度不理想,但注意看,手上拿的是刀,而背後的牆上寫著「白靈聖公」;左上同樣是白旗公,上面還有「有求並應」的匾,所以左下才有沙盤讓求明牌的信徒使用,但看來不是很靈,所以香火不旺,又或許代表官方的白旗公認為,怎麼可以幫助人們賭博呢?)

 483

(圖片說明:右邊和左上都是紅旗公,手中拿的可是步槍,威風凜凜的。而神像旁邊,桌上的紅單子就是紅旗公的業務,也是香火旺的原因。紅旗公的第一業務是找不見的東西,特別是不見的車子,紅單子上就是信徒把自己的名字、住址、失車的型號、車牌等寫下來,讓紅旗公幫忙找,據說頗為靈驗,高上校說他朋友也曾為失車來拜過,真的就找到了。看看左下角,就知道不是在吹牛,找回來的車會貼在佈告欄上,看看有多少車吧!中間還有一隻被找回來的鸚鵡呢!但拜紅旗公不只求找車子,還可以求考運,紅單子中就夾了不少的準考證呢!)

不過,不知道是紅旗公的廟方覺的這段歷史不是很優,還是不想跟官鬥呢?廟裡敍述的紅旗公故事又是另一個版本,說紅旗公是清代的一個捕快,也許他們認為,捕快才有尋車的本領吧!但對信徒而言,這些應該都不重要吧,重要的是靈驗與否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