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5月 29, 2009

090523 濁水溪中游之旅 (2) – 八通關古道與「開闢鴻荒碣」

八通關古道,我只走過其中的兩小段,一個是東段的瓦拉米古道,一個是走南二段時經過的西段,很想找時間全程走完。而我一直以為八通關古道全程就是從東埔到玉里,但經過永興社區中老師的解說,我才知道這真是錯誤的想法。

其實,仔細想想也就知道之前的認知是錯的,因為以前可沒有發達的公路到東埔,所以到東埔之前勢必還有一段古道,只是這一段古道,有的變做公路,有的荒廢在山林間,少有人過問了。

但歷史對於這一段可是記載的十分清楚的,而許多古蹟也是這一段歷史的見證,就如我們造訪的「開闢鴻荒碣」,就是吳光亮開通中路(現稱八通關古道)之初留下的提字。只是之前的提字可能很高,而有著傲人的氣勢,但現今因為泥沙淤積而離地僅幾十公分,而氣勢全失,我們也只想像當初的模樣了。但旁邊的解說牌對於中路的興建歷史解說的十分詳細,很值得參考,所以我把其內容節錄於下。

 433



「開闢鴻荒碣」歷史沿革


「開闢鴻荒碣」,在南投縣集集鎮林尾里,土名草嶺之獅仔頭山下,即集竹大橋(舊為集集吊橋)及集集攔河堰之濁水溪北岸,砂岩,僅作「開闢鴻荒」四字,行書,無落款。每字高四十一公分,寬三十五公分,字距八公分,相傳為清末中路統領吳光亮所勒石。

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三月,日本以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十月琉球人遭風飄至臺灣,誤入後山之牡丹社境內,為當地原住民刼殺為由,派兵登陸琅嶠。四月,清廷詔授「聞望素著、熟悉洋情」之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所有福建鎮、道等官,均歸節制,江蘇、廣東沿海各口輪船,准其調遣,俾得與日本及各國按約辯論。

五月,沈葆楨抵臺,悉心籌度,擬定「理諭」、「設防」、「開禁」等三項應變措施,而以設防一事為當務之急,乃檄調福建陸路提督唐定奎及前南澳鎮總兵吳光亮、浙江候補道劉璈至臺,分路佈置妥當,使日兵無隙可乘,兼之疾疫流行,遂經外交談判,迫使日兵於十月二十五日撤離臺灣。

日兵既離,清廷詔命沈葆楨籌劃善後事宜,沈氏認為「臺地之所謂善後,即臺地之創始也,善後難,以創始為善後尤難」,因此主張應整體規劃,並先積極改革前山各項積弊,再依次開發後山。亦即執行其所擬應變措施之「開禁」一事。在開發後山方面,沈氏再推展「開山撫蕃」政策,二事同步進行,否則「務開山而不先撫蕃,則開山無從下手,欲撫蕃而不先開山,則撫蕃仍屬空談」。於是分兵三路,直抵後山地區,中路以前南澳鎮總兵吳光亮任之。

先是吳光亮於同治十三年八月,奉欽差大臣沈葆楨檄調,率領「飛虎軍」二營渡臺,當時集集埔一帶,罪人、積匪往往逃匿其間,沈氏惟恐日兵與之勾通,截斷南北之路,即命吳光亮帶兵前往。十月下旬,吳光亮進駐集集埔,先僱工修造草嶺山路,並遣人入山探勘路線,以備開闢中路之需。

十二月,遣探之人回報,翌年即光緒元年(一八七五)正月初九日,中路正式動工,由林圮埔(今竹山鎮市區),社寮(今竹山鎮社寮里)兩路分開,至大坪頂(今鹿谷鄉鹿谷村新寮)合為一路,再越過鳳凰山、八通關,於同年十一月,抵後山之璞石閣(今花蓮縣玉里鎮),全程凡二百六十五里。

鑑於中路之籌劃吳光亮先駐軍集集埔草嶺,故「開闢源荒」摩崖勒石,當成於同治十三年十月至十二月之間。光緒元年十一月,中路告成,吳光亮別有摩崖勒石二處,一在鹿谷鄉鳳凰山,文為「萬年亨衢」,一在信義鄉陳有蘭溪畔,文為「山通大海」。

「開闢鴻荒碣」,清代文獻無徵,至日治時期,日本學者或記為係雲林佑縣陳世烈所題,惟以現存其他碑碣證之,吳氏所題俱未落款,如「萬年亨衢」、「山通大海」;陳氏所題則雙款齊全,如「化及蠻貊」、「前山第一城」、「萬興關」,足見「開闢鴻荒碣」為吳光亮所題,已無庸置疑,此耆老咸指此為「吳大人」筆跡,且附近尚有「營盤口」古地名,為吳氏當年駐軍處,併堪印證。

民國四十年代,南投縣文獻委員會曾摩製拓本,此後歸於荒蕪,至六十年代初期,已為蔓藤所覆蓋,訪尋維艱,六十六年八月,經南投縣政府觀光課加以清理,「開闢鴻荒碣」始重見天日。其後,配合吊橋改建,再由縣府予以美化環境,製作說明碑,俾便遊客。七十六年四月,清代前後山間交通要道-中路,經內政部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稱為「八通關古道」,沿線碑碣及新寮聖蹟亭均併入古蹟範圍,「開闢鴻荒碣」亦列其中。八十二年,行政院核定集集攔河堰工程興建計劃,政府為維護古蹟之完整,遂將攔河堰改變設計,「開闢鴻荒碣」古蹟,再重新規劃。

林文龍 謹撰


 


「八通關古道」歷史景點解說

光緒元年正月初九日,中路正式動工。據欽差大臣沈葆楨奏摺及相關文獻記載,正月初九日起,吳光亮率勇由林圮埔、社寮兩路分開,至大坪頂合為一路,經大水窟至頂城,共開路二十八里。二月初七日,再由頂城直抵鳳凰山麓,經半山、平溪、大坵田、扒不坑至茅埔,又開路二十一里。三月初九日起,由茅埔越紅魁頭、頭社仔坪,過南仔腳蔓,至合水止,共開路二十六里。四月初九日起,至五月初八日止,自合水經東埔社心、霜山橫排,至東埔坑頭,共開路二十一里。又僱工從牛轀轆旁開一道,側接茅埔。五月初九日起至八月初八日止,所開之路為東埔坑頭、陳坑、鐵門洞、八同關、八母坑、架扎、雙峰仭、粗樹腳、大崙溪底、雅托,共八十五里,其後再經雅托、雷風洞、打淋社至璞石閣共八十四里(其中派哨弁鄧國志由後山開來,有十九里),於光緒元年十一月,全路接通,總計二百六十五里。

(下略)

林文龍 謹撰


ps. 據老師的介紹,寫這二篇解說的林文龍先生是位奇人。他年青時,非常好學,但限於經濟、環境而無法繼續就學。但他依然很喜歡讀書,又為了省錢,所以常常買二手書來讀,也因此讀遍了關於南投、台灣的許多老書、古書,而成了南投歷史的第一把交椅,許多南投歷史的說明都是由他撰寫的。甚至最後到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現改為國史館台灣文獻館)上班,據老師說,因其學歷不高,所以只能當工友,但卻是做研究員的事。不過查網路資料,他現可不是工友,而是真的研究員啦!有實力是不會被埋沒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