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18, 2010

100522-23 阿塱壹古道之旅 3 – 安朔巡禮

告別了那令人難忘的山裡芳香,我們來到了台東縣達仁鄉的安朔部落。

713
(很可惜,下面大石頭竟然有錯字)

以往到原住民部落,就像一般觀光客一樣,直接開車進入部落,往往忽略了部落入口的好東西,大概只有跟著劉老師的旅行,才有機會好好看看。其實不僅在安朔,很多部落都在入口處,以雕塑或繪畫方式,將自己部落的歷史由來、神話傳說,甚至是傳統文化等,詳細敍述,實在是初步認識部落的最好方法。安朔部落的入口就把箕模人的變遷史說得很清楚。



目前一般都都把安朔部落歸為排灣族,但他們自認為是箕模人,而非排灣族人。其實早在日據時代的研究就曾將其區分為箕模人,而李亦園教授也曾發論文,論述箕模人與排灣族的不同。特別是目前認為排灣族的起源傳說有兩種,一種是靈蛇說,一種是太陽說,而箕模人的起源傳說則是太陽說,李亦園教授就懷疑也許排灣族中的太陽起源傳說可能是受到箕模人所影響的。目前部落也有一些在推正名運動,希望能恢復箕模人的名稱。不論如何,先來看看部落入口的雕刻壁畫吧!

首先,太陽下兩個卵子在甕中,然後孵出一對男女,這對男女建立了Lovaniyau家族(現在東源鄉就有大龜文王國邏發尼耀宗親會,邏發尼耀就是Lovaniyau)。

714

但家族後來遇到了大洪水,只倖存跑到大武山上的一對兄妹,兄妹結合生下的第一代的小孩,眼睛長在腳拇指上,第二代的眼睛則長在膝蓋上,到了第三代才恢復成正常的模樣,此時有六兄弟。

715

也有五年祭,最後回到舊來義建立部落。

716

大龜紋始祖五兄弟離開舊來義。

717

建立大龜紋王國,其後與荷蘭人發生了戰爭。然後因為人口增加而擴張。

718

又經歷與清廷、日本交戰,部份族人遷入了安朔。

719

雖然寫的很清楚,對於安朔部落的來源也有了初步認識,但還是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如果想要了解可能還是得多看一些資料了。不過在網路上找到的資料,有時每個人寫的都有點不太一樣,還真令人困擾呢!也許這也正是箕模人長久不受人重視的結果吧!

接著我們逛了部落一圈。村裡唯一的小學-安朔小學,學校內充滿了原住民的藝術風情。

720

就像許多部落一樣,很多家庭前面都有涼亭或是床(如下圖左下),因為男孩子在部落裡面是主外的,大白天不允許進入室內,真的要休息只能在這個小涼亭或戶外的床上休息而已。

721

而部落裡的小孩,燦爛的笑容,卻害羞的躲著鏡頭,還是我的鏡頭已經讓你有些許的不快呢?

告別部落裡的小朋友,我們要去今晚住宿的民宿了,明天可得起個大早去走阿塱壹古道,不早點睡可不行。

最後,對李亦園教授論文有興趣的人,可以點下列連結以下載其論文。
李亦園:來義鄉排灣族中箕模人的探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