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11, 2010

100611 揭開食品公司的真相 - 記錄片「食品公司」以及書籍「糧食戰爭」

隨著科技進步,在吃的方面,我們似乎比以往的人類更享受,擁有更多選擇。君不見以前可有這麼大型的超級市場/大賣場,陳列著這麼多的商品任人挑選,加上明亮、寬敞、乾淨的環境,這不是一種進步的象徵嗎?但真的是這樣嗎?種類繁多的都是經過人工加過的食物商品,而天然的食材,不但所佔的面積較小,而種類也不多,不信的話,去超級市場/大賣場數數,泡麵口味的種類絕對比香蕉或蕃茄等蔬菓的種類多出許多。蔬菓陳列架上只陳列能大量生產而有利潤的品種,其他品種在這經濟掛帥的社會,不是被逃汰,就是只能在一些小型的傳統市場上看到了。這不只是台灣的現象而已,曾經在公視看過一個國外記錄片,裡面提到,在創作者小時候,他母親會視不同的用途而使用不同種類的蕃茄,但在全球化的經濟浪潮下,他現在只能買到1~2種的蕃茄了。這算是進步嗎?我不知道。

而這些種種都是因伴隨著地球人口大幅成長,由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所導致的。為了養活大量的人口,特別是人口集中的大都市,食品工業開始興起,於是農業不在是農業,而是高度的工業化,就如記錄片「食品公司」的片名所揭示的,你我的飲食已離不開食品公司的操控了。特別是西化的生活方式中,所有的超級市場/大賣場中陳列的肉品都被處理的好好的,沒有骨頭,不見原貌,才會之前有學生以為雞有六隻腳,因為超級市場裡的雞腿都是六隻一包的,而諺語:「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也得顛倒過來了。因為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距離越來越遠,遠到我們已經不知道我們的食物是怎麼來的了。不僅如此,食品公司的日益壯大更造了一種畸型現象(如下圖),就是少數的食品公司操控了大多數的食物,「食品公司」中就顯示了,僅僅四家食品公司就掌控了全美80%以上的牛肉供應。
712
(依據糧食戰爭書中的圖所重繪)


由於他們的規模大,又幾近寡佔,所以不論是對生產者(農民)或是消費者都能展現無比的力量,予取予求。影片中的一開始舉的例子是雞肉的供應,食品公司開發雞肉成長迅速的品種,交給養雞場的農民飼養,集約式的養雞場大量生產雞隻,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問題可多了。

首先雞的品種是由食品公司開發的,所以所有的雞隻擁有權都是食品公司的,只是交由養雞場的農民幫忙養(這算代工嗎),因此食品公司有絕對的發言權力。比如說為了接下食品公司的合約,首先就要發大成本去蓋符合食品公司標準的雞舍,然後每幾年食品公司又會有新的要求而需要整修,又得花一大比錢,因為投資成本對於農民來說都不算小,食品公司看準他們捨不得血本無歸,而可以予取予求。影片就算出,蓋雞舍的平均每年成本是美金50,000,但雞農實際能賺的只有美金18,000,看到這個數字,唯有一嘆。

另一方面,對於消費者而言,看到這種集約式養殖以及所養的品種,你應該不會再想吃雞了。這個品種雞肉成長迅速,所以7週就成長到以往3個月的水準,但骨頭等其他部份卻跟不上肉的成長速度,所以每個雞都不太能走。而為保持雞隻的健康,所以又用大量的抗生素,一個養雞場主人自己都承認,所有的抗生素對她都無效了。不只是雞,其他牛、豬的養殖大抵也都是循此類似的模式,食品公司是不會放棄主導權的。

也許有人會覺得至少還有政府幫我們把關,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影片也有舉例,美國也曾爆發食品的大腸桿菌污染事件,也有奪走人命的記錄。所以不要以為政府真的能把關,也不要以為先進國家的食品就比較安全,我目前在上英文課,其中一個英文老師是從美國來的,他就說他覺的美國政府對於肉品的把關很爛,所以他不吃肉了,也勸告我們,即便沒有狂牛病的因素,最好也不要吃美國牛肉。這種把關不力(在美國),其實從管理食品的官員任命就很清楚了,因為都是從食品公司轉任的,美其名有業界經驗,還不是因為是捐款大戶,但為什麼會捐款呢,還不就是圖以後能有利於自己公司或自己公會的發展。「糧食戰爭」中更揭示,許多國民營養建議的更動,往往也是不同食品公司集團角力下的結果,打個比方,因為掌握食品A的集團佔上風,所以多年不動的國民營養建議才有了改變。

不僅是肉品,植物的種植也是如此被食品公司所掌控,特別是基改種子的部份(這個部份可以參看我對另一部記錄片「牛糞傳奇」的心得)。另外,近來因看似環保的生質能源爆紅,可能還有能源公司的介入。不僅如此,這些作物的生產隨著全球化的浪潮,更引發了政治問題。比如說美國的玉米生產可說全球第一,但隨著北美貿易協定的簽約,也讓墨西哥的玉米生產事業受到重挫,所以墨西哥的玉米田要不是淪入食品公司的掌握,要不就荒廢了,而大多數墨西哥人賴以為生的玉米粉竟也變成由大食品公司所主導了。

或是以黃豆為例:雖然我們吃很多豆腐、豆乾等豆製品,但其實現在台灣幾乎沒有在生產了,因為生產成本如果拚不過別人,特別是全球第一大生產國-巴西。其實談到這裡,「糧食戰爭」中也提到,不僅牛肉的生產使得巴西的雨林面積減小,其實黃豆的生產多少也有這樣的影響,所以吃素一定就環保嗎?還是先搞清楚你吃的東西是打那來的吧!真的要環保,即便素食的生產還是比較有效率,個人覺的重點不在於葷素,更重要的是當地、當季等概念吧!

看了這麼多嚇人的資料,很多人都會嘆:到底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入口啊!也因此,所謂的有機、天然的概念也開始興盛,但和食品公司提供的低廉食品相較,這些價格當然是比較貴的,只有有錢人才付擔的起。所以貧窮的人也只能繼續購買工業化生產的食品,就像美國,其實麥當勞往往是中低收入戶的最愛一樣,反而容易營養不均,導致文明病的易於發生。

但即使有錢買有機食品,就一定健康嗎?那可不一定,你想食品公司怎麼會放棄賺錢的好機會呢?就以台灣而言,有機認證的規章是如此繁鎖,到底有多少小農是有能力去負擔這一切呢?結果往往還是大公司、大農場才有辦法,但這些公司還是工業化的大量製造思維來思考,只是多了一些規則罷了,於是有機未必是消費者心目中的樣子,農民也依舊賺不到錢,最賺的還是中間的食品公司。

在台灣常常在某項農產品盛產時,產地價便宜到農民血本無歸,但都市的市場價還是貴,很多人都會罵所謂的菜蟲,怪政府不好好管管。但這還是顯而易見的一面,比菜蟲更可怕的食品公司,他們的控制更是細膩而無孔不入,只是我們離生產者太遠而不清楚。這部影片和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這些事,至少提醒我們,對於進入我們嘴巴的東西,要多用一點心啊。


推薦書籍和影片如下,書的資料比較多,但要花很久時間,至少我花了很時間才看完,比較沒耐心的人可以先看影片。



FOOD, Inc. 食品公司 (台譯:美味代價)
入圍2010年奧斯卡最佳記錄片















糧食戰爭
作者:拉吉.帕特爾 (Raj Patel)
譯者:葉家興、謝伯讓、高薏涵、謝佩妏
出版社:高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