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7月 12, 2005

「護漁」?!

鬧得沸沸揚揚的中日漁權爭端,終於,今天中日雙方要就漁權展開談判了。雖然不太滿意政府的「不談主權,只談漁權」,但總也是一個開端。

雖然政府的懦弱無能,和沒有盡力照顧漁力是值得我們提出來好好檢討的,但是在報上看到了兩篇文章,提供了不樣的觀點。這兩篇大意都是在檢討台灣漁民對待海洋的方式,檢討為什麼近海漁場會枯竭至此?也許把近海漁場的枯竭完全歸咎於漁民的捕魚方式是不對的,畢竟海岸線的破壞、工業廢棄物的排放等都會破壞我們的近海漁場,但反求諸己,我們是不是該檢討我們對待漁業資源的態度呢?

如同許多人批評的,我們沒有海洋文化,只有海鮮文化。台灣民眾提到漁業或海洋,最先想到都是那裡有好吃的海鮮。所以常常看見的報導中,不管是鮪魚季還是曼波魚季的開鑼,代表的就是又有好吃的,但很少有人去親近海洋,真正去了解這些海洋生物。猶記得去年在網路上流傳的一篇文章,標題好像是類似曼魚波的微笑,就對此提出了最好的控訴。又或澳洲打出的觀光賣點是與豆腐鯊同遊,而我們打出的賣點則是吃豆腐鯊;不過說真的,國人真的很厲害,豆腐鯊以前是沒人吃的,沒想到現在卻成為了美食。

因此,在和日本談判漁權的同時,政府可能也要好好想想,到底要如何培養海洋文化吧!


參考文章: 護「魚」 - 莊佩璋(中國時報)
(有一篇找不到了)

沒有留言: